从“石雷之乡”到乡村振兴热土
探访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感受生生不息的抗战精神
看过经典老电影《地雷战》的人,对电影中民兵发明的石雷、绊雷、头发丝雷、连环雷、水雷等武器一定印象深刻,这些武器很多都是平度大泽山区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追寻先烈战斗足迹。
抗战先烈赤胆忠心
夏日炎炎,位于大泽山镇高家村的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四周青山环绕,整个纪念馆掩映在群山之中。
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于1968年建成开放,被评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曾进行修缮,2016年再次修缮,主要由大泽山抗战纪念馆、抗日英雄纪念碑、民兵雕像3部分组成。
登上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铜墙铁壁的雕像,这座铜墙铁壁民兵雕像,象征着民兵们的坚定与英勇。
铜墙铁壁可谓实至名归。“抗日战争时期,高家连同南台、北台、韭园、所里头5个村庄,共同组成民兵联防,开展石雷战、游击战、麻雀战,配合主力部队共同作战600余次。1943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铜墙铁壁高家民兵联防的光荣称号。”纪念馆讲解员李莎莎动情地讲述过往峥嵘岁月。
大泽山抗战纪念馆展览分为“前言”“家国危难”“奋起抗日”“武装斗争”“抗战胜利”“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后记”8个部分,运用历史照片,配有声、电、光等技术手段,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大泽山人民抗击日军、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馆舍地上结构三层,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昭示着平度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艰辛历程,每年都有很多人前来参观,缅怀先烈、感悟历史。
馆内陈列在展室中走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都真切记录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讲述着抗战时期的英雄故事和不朽功勋。
大泽山镇宣传委员吕向明告诉记者,抗战时期,大泽山抗日根据地是平、招、莱、掖根据地中心地带,胶东区党委及抗大支校都曾设在大泽山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旅也诞生在大泽山区,许世友、林浩、聂凤智、迟浩田等数十位高级将领都在平度战斗过。抗战年代,平度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数万健儿奔赴战场,杀敌报国。仅高家民兵联防就涌现出“爆炸大王”等抗日英雄人物46名。
抗战老兵手印墙在馆内,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展览最后的一面红色手印墙,这是部分在世抗战老兵留下的印记。“抗日战争时期,平度牺牲的有名有姓的抗战老兵有1393名,这面墙上的手印是2016年建馆的时候,收集到的205位抗战老兵的手印。”李莎莎指着手印告诉记者,如今又过了9年,好多人都已经不在了,就是在录手印的过程中,也不断有老兵去世。这些鲜红的手印,把人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也让人们感受到抗战老兵们的赤胆忠心。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纪念馆的院子里,矗立着一颗巨大的石雷,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石雷之乡的辉煌过往。
石雷源于抗战时期的大泽山,勤劳智慧的大泽山人民采用特有的花岗岩,发明了拉、绊、踏等石雷40余种。高家民兵联防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利用石雷杀伤日伪军2300余人。
平度市档案馆原副研究馆员、高家民兵联防总指挥高禄云的儿子高永利介绍,“一天夜晚,父亲带领18名民兵,每人肩扛两个石雷,悄悄摸到日军据点并埋好地雷。后来,敌人发现了他们,刚追出门就踩响了地雷,死伤惨重。”史料显示,大泽山民兵发明的石雷战,打得敌人闻风丧胆,令日伪军哀叹“进了大泽山,把命交给天”,大泽山因此被誉为“石雷之乡”。
洒满先辈热血的大泽山,犹如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见证着胶东半岛烽火连天的红色岁月,承载着党和群众血沃中华的历史源流。大泽山抗战纪念馆则向人们讲述着英雄的故事。纪念馆自开馆以来,不仅接待了大量国内参观者,还接待过越南、老挝、巴勒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外宾。
血脉相承,薪火相传。令人动容的还有,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大泽山小学师生有170余人光荣牺牲,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这所有着120多年历史的小学,将红色基因烙印于心。每到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七一”、国庆节等节日和纪念日,学生们都会走出校园,走入大泽山抗战纪念馆,寻访先辈的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
为弘扬革命文化,助力家乡发展,学校的每名学生都会讲革命故事,每人都会唱革命歌曲,每人都能推介家乡特产,每人都熟知家乡的风景名胜。他们向身边的朋友伙伴讲,向景区的游客讲……学生们俨然成了大泽山里的小导游,他们用稚嫩的童声诉说着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
站在大泽山上远眺,山下是连绵的葡萄园。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现已成为乡村振兴片区;当年让日寇闻风丧胆的“石雷之乡”,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葡萄之乡”。
围绕做足葡萄文章,自2022年以来,大泽山镇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印象大泽乡村振兴片区,构建起“蓝心中踞、绿屏环抱,三区引领、多点联动”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开展新质葡萄示范区、万亩葡园观光区、山水原乡体验区“三区”建设。时下,印象大泽乡村振兴片区以葡萄、文旅为特色主导产业,已形成了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片区年产葡萄5万余吨,葡萄产值8亿元,铸就了“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这一享誉全国的葡萄名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青岛日报2025年7月4日1版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