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坤
6月30日是农历六月六,黔西南州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热闹非凡,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节日。这欢乐的浪潮与宣传专栏上的笑脸墙遥相呼应,记录着这个易地搬迁社区的幸福变迁。
要让群众笑,先让群众心安。“我们是贵州省唯一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的社区,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社区聚焦群众居、业、医、学、养等方面开展服务,群众的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栗坪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柏春丽自豪地说,党支部以创新实施党建“六项行动”为统领,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联户党员”四级联动体系,形成“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的“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深度融合,各族群众和谐共融,携手发展。
社区以文化广场、群众文化中心等为载体,充分利用“三月三”“六月六”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通过组织群众经常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互帮互助、交流交往,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在社区电商实训基地,苗族妇女刘颖梦正在赶制喇叭苗服饰订单,身后的衣架上悬挂着剪裁合体的民族服饰。“节日活动多,订单多,我们生意好做,收入也高。”她开心地说。
在栗坪社区,像刘颖梦这样通过技能培训就业的搬迁群众并非个例。针对留守妇女和老人,社区党支部通过引进服装制造、韭菜分拣中心等优质企业和抓实培训解决群众就业,确保有劳动力家庭实现户均1人以上稳定就业,通过各种帮扶已累计实现2480户5752人就业。
“医院就在附近,超市就在楼下,学校就在旁边,创业就在家门口。”刘颖梦说,住在这样的家园里,一家老小都心安。
夜幕降临,布依族老人王启芬牵着小孙女的手,小孙女指着楼栋外墙发光的兔子图案说:“我们家住在‘兔子楼’,亮灯时最好认啦。”栗坪社区是全国首个采用“动物导航”系统的易地搬迁社区,每栋楼都贴有唯一种类的发光动物图案,并施画彩色标线,帮助不识字的老人和儿童能够循着色彩找到回家的路。
搬迁群众邓召伦开心地说:“社区环境好治安好,党员干部的电话大家都知道,大事小事能找到他们帮助解决,我们就能全心全意地谋发展。”
党建引领、民族团结、民生为本,栗坪社区党支部用创新实干诠释了治理智慧。据了解,社区党支部还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带领各族群众共绘幸福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