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动脉新医药)
7月3日,“眼科创新药新锐”Cloudbreak Pharma Inc.拨康视云(02592.HK)在港交所正式上市。
配发结果显示,拨康视云全球发售6058.2万股股份,占发行完成后总股份的7.22%,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211.55万股,国际发售4846.65万股。最终发售价为每股10.10港元,获得款项总额为6.12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5.22亿港元。截至今日港股收盘,总市值为52.01亿港元。
据悉,香港公开发售获78.78倍认购,国际发售获0.89倍认购。拨康视云是次IPO招股引入2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2880万美元的发售股份,基石投资者包括富策控股认购约2000万美元,瑞凯集团Reynold Lemkins认购280万美元。基石投资者认购股份占全球发售的29.25%,占全球发售完成后总股份的2.11%。
作为一家眼科创新药企,拨康视云从成立2015年至今颇受VC/PE青睐,现已获得鼎晖投资、建银国际、高特佳投资、远大医药、德屹资本、华医资本、一村资本、中银国际、盈科资本、倚锋资本、关子资本、创东方投资、兴证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01.
2大专有平台与2款全球首创潜力药物
拨康视云拥有两个专有技术平台:多激酶抑制剂(MKI)平台采用选择性多激酶抑制剂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其次靶向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技术平台,分别以开发小分子药物,治疗涉及异常血管生成或血管分布的眼部适应症,目前涉及的适应症包括翼状胬肉、睑裂斑及青光眼滤过手术。与现有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VEGF)疗法相比,此疗法能发挥更强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局部应用达到最佳有效性及患者依从性。
抗体药物协同作用(ADS)平台则聚焦抗体-小分子药物共轭物,通过专有连接头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结合起来,克服单一模式治疗的局限性,同时针对多种致病途径,对治疗有效性产生协同效应。
截至目前,拨康视云已建立一个由八种候选药物组成的广泛而创新的管线,覆盖眼睛前部及后部的主要疾病,其中有四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包括2款核心产品CBT-001、CBT-009,及CBT-006、CBT-004)、四款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
最成熟的核心管线CBT-001为一款多激酶抑制剂,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适用于预防翼状胬肉(一种良性增生性眼表疾病)发展及减少结膜充血。预计将能治疗各种中度至重度翼状胬肉。通过早期非侵入性治疗控制翼状胬肉的发展,从而减少或推迟更昂贵手术切除的需要,符合患者经济利益。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到2032年,全球翼状胬肉患者将达到10.771亿人。其全球治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7年达到2.73亿美元、2032年达到25.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6.0%。
目前全球并无药物用来治疗翼状胬肉。截至递交招股书,全球有3款适用于翼状胬肉及减少结膜充血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其中2款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仅CBT-001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因此,CBT-001有望成为治疗翼状胬肉的全球首创药物,享有先发优势。
此前,CBT-001已于2022年6月及2023年9月在美国及中国启动第3期多地区临床试验。2020年4月,拨康视云与远大医药订立商业化许可协议。据此,远大医药获授CBT-001在大中华区独家、可转授、含特许使用权许可,以生产及商业化CBT-001。同时,拨康视云将CBT-001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授权给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另一款具有全球首创潜力的CBT-004用于治疗血管化睑裂斑,为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的多激酶抑制剂。目前的护理标准只能暂时缓解症状,CBT-004一旦获得批准,亦有望成为首款针对血管化睑裂斑的药物。拨康视云正在与FDA合作,为治疗血管化睑裂斑制定全球新标准。
另一款核心产品CBT-009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于2023年1月完成第1/2期临床试验,并于2024年7月向FDA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拥有成为同类最佳产品潜力。CBT-009已于2023年9月21日获得美国药监局的许可,将在美国率先进行临床Ⅲ期研究。
作为国际首创新型非水性阿托品滴眼剂,CBT-009具有无水、无防腐剂、多剂量包装的特点。与现有水性阿托品滴眼液相比,CBT-009制剂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可以显著减少阿托品的降解,从而减少杂质的产生,使得CBT-009在室温甚至高温下可以长期保存。另外,CBT-009本身具有防止细菌生长的能力,因此不需要额外添加防腐剂或进行特殊单剂量包装。加之CBT-009具备眼部舒适液的功能,患者体验感优异,将会明显提高青少年患者的依从性。
CBT-009背后是一个庞大的青少年近视药物市场。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全球治疗青少年近视药物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7230万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8400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预计于2027年将达到29.3亿美元,于2032年将达到65.97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2027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03.5%及17.6%。尤其是,美国尚无获批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的阿托品药物。
CBT-006适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异常相关的干眼症。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在全球总人口中的患病率约为10%。2022年,全球睑板腺功能异常相关的干眼症患者人数将达到9.232亿人。全球70%至86%的干眼症均与睑板腺功能异常有关。随着病情的发展,干眼症亦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视力障碍或视功能下降。因此,干眼症不仅具备超百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还具备临床刚需性、急迫性。
招股书显示,2022年与睑板腺功能异常相关的干眼症患者人数达到8.356亿人,2018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预计于2027年将达到8.854亿人,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
从这点看,治疗睑板腺功能异常相关的干眼症药物能从整体市场盘子中分一杯羹,就能有不错的市场规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治疗睑板腺功能异常相关的干眼症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7年达到34亿美元,2032年达到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2%。
在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中,拨康视云深度挖掘多种眼科应用场景,实现了全面的管线布局——CBT-007(用于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成功率)、CBT-145(分别为适用于治疗老花眼的新制剂及新化学实体)及CBT-011(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ADS共轭物),及新公布管线CBT-199。
02.
仍处于高研发投入的烧钱阶段
2022年、2023年拨康视云无产品销售收入,仅靠其他收入支撑(47.1万及88万美元);2024年拨康视云首获1000万美元收入,源于CBT-001管线对参天制药的授权首付款。
基于多条管线进入中美临床,拨康视云研发开支由2023年的2750万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3790万美元,提升38.0%。2022年、2023年、2024年拨康视云年内亏损分别为6680万美元、1.294亿美元及9910万美元。
从现金流来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拨康视云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4.9百万美元。招股书提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将能够维持财务可行性约11个月,或倘亦计及此次募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则约为32个月。
对于当前所处的管线临床而言,IPO是拨康视云一次关键的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