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司法部
近年来,重庆市加快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普惠,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去年以来,已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村(居)法律顾问服务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超148万件次。
在重庆,遍布全市街镇的“法律明白人”是公共法律服务的“法治播种机”。作为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的群众身边人,他们正和村(居)法律顾问一道,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在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青菜头种植是主导产业,当地“法律明白人”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村民声音,推动建立三方信用合作机制,即三方签订收购合同确定保护价,农户向合作社缴纳履约保证金,合作社向企业缴纳履约保证金,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在南川,汇集了民警、司法所长、乡贤、“五老”等群体的法律诊所同样是重要的公共法律服务力量。在南平镇红锋村,每周五上午,法律诊所都有专家“接诊”,现场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等服务。
重庆市司法局介绍,通过充实公共法律服务力量、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等举措,重庆市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正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全市批准特殊困难群体法律援助代理、辩护案件3.7万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3.3万人次,累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9亿元。
重庆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司法局将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发挥好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作用,加快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文章来源 | 巴渝法声
编辑 | 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