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7月2日,“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正式发布,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探索网上立法联系点建设,构建更加高效畅通的民意收集渠道。
作为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南梅园居民区信息采集点的一名采集员,两个月前,杨磊参与了“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试运行期间的线上立法征询。她对《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第二十一条提出了建议,希望增加“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应当征求相关领域专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等相关内容。不久,这条建议就搭乘“直通车”驶向了专业立法机关并被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相关细则的修订中。
杨磊十分感慨:“我先前也多次参与基层立法征询工作,如今开放了线上小程序平台,动动手指就能够提建议,真方便!”
此次“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的试点探索,是贯彻落实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在市人大法工委的指导下,普陀区人大“先行先试”支持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
普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谈上伟表示,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普陀区成立由区人大法制委、曹杨新村街道人大工委和专家组成的工作专班,先后召开群众意见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在原来线下立法联系点工作基础上,构建线上立法征集与执法监督全链数字化闭环,实现立法民意常态化征集。
据介绍,“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微信小程序依托数字赋能,有效架起民意与立法间的“智慧立交桥”。
在平台中设置身份标签和兴趣标签,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相关立法征询、政策解读和调研活动的个性化精准推送;增设“我要约代表”功能模块,用户可以与预约代表进行线上对话或线下交流,实现更加灵活便捷的代表联系方式;用户参与立法征询均可获得相应积分,并可用于兑换社区食堂餐券、文化活动体验券等实用福利。
“‘直通车’平台试运行以来,已开展2部法规草案的线上立法征询,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较传统线下模式,参与率提升了近3倍。”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许春辉介绍道。
信息支撑,形成立法建言的“质量”高地。纵向贯通“区-街道-社区”三级体系,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实现“民意上传-政策下达”的高效闭环;横向联动人大代表、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等20多家单位,组建“云端智囊团”,为群众意见提供专业论证。同时新增“执法监督”模块,同步加强“直通车”平台与基层实践站点、代表联络站点、营商环境监测站的协同运作。“直通车”平台试运行以来,已有155条高质量建议上报市人大,其中12条被直接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修订中。
双向赋能,构建社区治理的“能量”高地。后台设计“数据驾驶舱”,实时更新显示参与人次、提交人次、意见总数等,以数据的汇聚分析实现辅助决策。对被采纳的优质建议提出者赋予其参与后续立法调研、监督执法等优先权,让群众真正成为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角”,变身治理“当家人”。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陆晓栋对该网络平台建设和深化试点工作点评道:“‘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通过发挥线上平台的优势,建立‘24小时不打烊’的民意沟通平台,扩大了立法意见采集的‘朋友圈’,提升了社区群众参与立法的活跃度和积极性,为公众参与立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建议在全市面上推广。”
原标题:《我要约代表!“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全市首发》
栏目主编:苏展 文字编辑:周辰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