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余件档案见证我国航空遥感创新之路——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四十周年档案主题展览开幕
创始人
2025-07-02 08:11:18
0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展览的很多内容,我第一次见,感觉很震撼。科研前辈的奋斗足迹,激励着我们未来要努力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精神。”7月1日,“寻踪空天记忆——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四十周年档案主题展览”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新技术基地开幕,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副主任张文娟参观展览后感慨道。

此次展览以发展历程与创新之路为主题,以历史照片与科研档案为载体,勾勒了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航空遥感事业从拓荒探索到技术突破的历史画卷,诠释了几代科研人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在航空遥感系统创新与人才梯队建设中书写的科技奋斗史。

航空遥感配置灵活、分辨率高,是对地观测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因其具有机动快速的响应能力,成为国家防灾减灾的重要平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包括航空遥感在内的遥感技术能力建设,成为当时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于1985年4月组建航空遥感中心。

此次展览共展示了400余件档案。其中,多件早期档案为首次展示,呈现了以奖状遥感飞机为平台的第一代航空遥感系统批复建设、引进改装以及交付首飞历程;通过各项任务书、可研报告、验收报告等项目实施全流程材料档案,系统呈现以新舟60遥感飞机为平台的新一代航空遥感系统项目自主创新的历程。

“此次展览,我们通过丰富的图文档案,生动呈现了航空遥感中心深度参与我国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特大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以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遥感应急监测,充分展现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潘洁说,比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两架奖状遥感飞机飞赴震区。在其后二十多天里,累计飞行227小时,每日飞行时间逾十小时,创下遥感飞机单日作业时间最长纪录,累计获取灾区影像数据20余TB(太字节),为地震救援指挥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同时,展览还通过图文档案展示了航空遥感中心在系列环境监测,金矿、多金属矿、油气资源调查等方面取得的一批重要成果。

“经过40年发展,航空遥感中心现拥有4架航空遥感飞机,实现了我国大型航空遥感系统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跨越,已建成具有多载荷同时装载能力和协同作业能力的国家级空中实验室。”潘洁说,希望此次展览,能激励新一代科研力量增强对我国航空遥感事业发展的认同感与未来创新的使命感,为国家遥感科学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展览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组织,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与空天院综合档案室具体承办,为期一个月。空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兵表示,希望通过持续、深入挖掘与利用这些承载着科技记忆的档案资源,让更多人触摸中国空天信息事业的精神脉搏,并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创新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 104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
【紫牛热点】北京一医院就诊意外... 转自:扬子晚报扬子晚报网7月2日讯(记者 梅建明)近日,北京一名女子发帖称,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时,竟...
收单外包商备案有进有退,宝付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收单外包商管理再次强...
广东嘉应制药回购进展:已累计回... 广东嘉应制药(维权)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12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回购...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舟山... 小学阶段非常之重要,对多数孩子来说,比中学阶段要重要,除非那些非常天才的孩子,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