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瞿剑 文/摄
进入汛期以来,我市强降雨增多,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上升。6月24日至30日,《聚焦》栏目记者走访了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的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了解防汛情况。
6月24日下午,柯城区七里乡少岭坞村附近山体发生塌方。记者在现场看到,山上滚落的石块和树木堵住了道路,应急抢险人员正指挥挖机开展清理作业。村民徐先生表示,塌方发生后没过多久应急抢险人员就赶到了现场,响应速度很快。当天晚上,该路段完成了路面清理工作,抢通了道路。塌方点表层进行了覆土加固处理,现场设置了警戒带,七里乡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巡查。
据了解,七里乡辖区内共有20余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乡政府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机制,强化网格联动预警、多部门联合应急处置等措施,将防汛工作落到实处。
6月24日,记者来到衢江区杜泽镇,发现杜灰线沿线几处道路受损路段,路旁拉起了警戒线,放置着警示牌。6月10日的暴雨导致杜泽镇庙前片区受灾,共造成房屋倒塌17处,冲毁田地480余亩,冲毁、损坏桥梁9座,受损道路长达17公里。
灾情发生后,杜泽镇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杜泽镇副镇长徐前表示,下一步杜泽镇将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防范山洪、地质灾害、积涝及强对流天气危害。
6月30日,在龙游县灵山江大桥上方,一架搭载着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正在对大桥展开全方位“体检”。养护人员接收到实时回传的高清图像后,记录潜在风险,生成整改工单下发。工作人员介绍,相比传统的巡查模式,无人机巡查能更精准地发现“三高”路段、临水临崖、历史灾毁点等区域的风险隐患。
“入汛以来,我们开展多时段、多维度的风险隐患排查。”龙游县交通运输局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贵惺惺说,已发现并整改隐患895个,对51处风险点位实现每日巡查全覆盖,并根据气象发布的预警信息和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开展夜间巡查处置。
记者手记
尽管6月30日衢州已经出梅,但汛期还未结束,将持续至10月。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短时强对流天气、台风影响等时刻提醒我们防汛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我们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防”字上下足功夫,抓细抓实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防御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协同联动,高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各项保障工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篇:坚守下去 不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