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英伟达”冲刺IPO!卖GPU年入4亿,三年累亏50亿,拟募资80亿
创始人
2025-07-01 19:56:15
0

摩尔线程本次拟募集资金约80亿元,系科创板年内受理的最大IPO项目,同时系沪深北交易所年内受理的第二大IPO项目。

被誉为“中国版英伟达”的摩尔线程又有新消息,其上市之路迎来新进展。

6月30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受理。本次公司拟募资80亿元,投向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01

去年收入超4亿,三年累亏50亿

据上海证券报,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公司率先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在国内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摩尔线程估值达255亿元。其本次拟募集资金约80亿元,系科创板年内受理的最大IPO项目,同时系沪深北交易所年内受理的第二大IPO。

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4.38亿元,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为38.10亿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626.03%。结合摩尔线程目前的经营情况、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的估值情况以及可比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情况,预计发行后公司市值不低于15亿元。

本次公司选择科创板第二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近三年,摩尔线程的营收分别为4609万元、1.24亿元、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0%;亏损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

2023年12月,摩尔线程揭幕了首个全国产千卡千亿模型训练平台——KUAE夸娥智算中心,标志着国内首个以全功能GPU为底座的大规模算力集群正式落地。2024年7月,摩尔线程宣布其AI旗舰产品夸娥(KUAE)智算集群解决方案实现重大升级,从千卡级别大幅扩展至万卡规模。

摩尔线程于2024年11月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摩尔线程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45亿元,投资方包括上市公司和而泰、建银国际、红杉中国、深创投、中移和创、策源资本、腾讯投资、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等。公司最新一轮融资是在今年,投资方为北京高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过未披露具体的融资金额。

02

摩尔线程高管团队有英伟达工作背景

据澎湃新闻,摩尔线程的高管中“英伟达含量”相当高。

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创始团队高管均有戴尔、英伟达惠普等大厂工作背景。摩尔线程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建中在2001年6月至2006年3月担任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客户部总经理;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他担任英伟达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2020年他创立摩尔线程,现任摩尔线程董事长、总经理。

摩尔线程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周苑于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在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任渠道经理;2004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英伟达任市场生态高级总监;2020年联合创立摩尔线程,现任摩尔线程职工董事。同样,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经理张钰勃于2013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英伟达任GPU架构师;2017年11月至2020年9月,于Pony AI Inc.基础架构部门任主任工程师;2020年联合创立摩尔线程,历任摩尔线程监事、董事、副总经理。

摩尔线程也表示,公司已经拥有一支专业的GPU研发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多来自国际龙头企业,具备丰富的先进GPU研发经验。多数核心研发人员具有十五年以上GPU研发经验。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地建立了九百余人的研发团队,从事GPU架构设计、数字设计、物理设计、设计验证、封装设计、驱动软件研发、编译器研发、应用算法研发等工作。

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股东众多,共有86个股东,持股也相当分散。第一大股东南京神傲持股13.09%,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张建中持有9.95%的股份,杭州华傲持有6.058%,其余股东持股均低于5%,有59家股东持股不到1%。

03

国产GPU软件生态仍待完善

据钛媒体,过去六十年,全球GPU产业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 起步阶段:英伟达在个人计算机(PC)市场中确立了其市场地位,率先提出了GPU概念并迅速扩张。

  • 进化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CUDA的推出,英伟达释放了GPU在并行计算方面的潜力,标志着GPU产业进化阶段的开始。

  • 爆炸式增长阶段:AI技术的兴起推动GPU在AI计算加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近二十年来,GPU在计算加速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该产业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增长。

摩尔线程招股书显示,从全球和中国AI芯片和GPU市场看,以英伟达为代表的GPU产品,因其成熟的开发者生态以及优秀的算力性能,使得GPU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24年达到5315.03亿元。

其中,从AI芯片市场看,国内AI计算加速芯片的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激增至13367.92亿元,2025年至2029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7%。从细分市场上看,GPU的市场增长速度最快,其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24年的69.9%,上升至2029年的 77.3%。

从GPU芯片市场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过去五年,中国GPU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84.77亿元快速增长到 2024年的1638.17亿元。GPU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可细分为 AI 智算产品和桌面级产品。未来,随着 AI 的应用不断开发,对于GPU等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预计将会出现爆发增长。预计到2029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达到36119.74亿元,其中,中国GPU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3635.78亿元,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从2024年的30.8%,提升至2029年的37.8%。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超过270万张。从技术角度来看,GPU卡占据70%的市场份额;从品牌角度来看,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品牌的出货量已超过82万张,而华为昇腾占据大部分份额,百度旗下昆仑芯、天数、寒武纪、沐曦、燧原等也有数万不等的出货量。

不过,摩尔线程也在招股书中坦言,与全球产业相比,中国GPU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据科创板日报,目前,国产AI芯片的主要参与者主要包括华为海思、寒武纪、海光信息、壁仞、沐曦、燧原股份、摩尔线程、百度、阿里巴巴平头哥等厂商。

英伟达CUDA软件系统生态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其最大护城河,也是国产GPU厂商的薄弱之处。一名芯片行业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华为的昇腾生态逐步完善,而其他各家在生态建设方面还需要努力。

年初DeepSeek的爆火出圈,带动了一波国产芯片的适配热潮。彼时,沐曦、摩尔线程、天数智芯、海光信息等纷纷表示完成了与DeepSeek大模型的适配。

IDC认为,通过适配DeepSeek,中国本土芯片在软件生态领域实现了一定的突破,这为本土芯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促进了本土芯片厂商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打破了国产芯片生态建设的僵局。许多本土芯片厂商开始围绕DeepSeek开展合作,共同打造适配本土芯片的软件栈、工具链等生态组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建为对台客运船舶“体检” 护... 中新网福州1月3日电 (记者 龙敏)为期40天的春运1月10日将启幕,福建辖区对台客运航线将迎来客流...
青海一男子私自饲养濒危物种猎隼... 中新网西宁1月3日电 (孙辉 张添福)中新网记者3日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日前,一男子私自饲养...
满洲里海关2019年共查办各类... 中新网满洲里1月3日电 (记者 李爱平)满洲里海关1月3日对外消息指,该海关2019年共查办各类案件...
新疆兵团高原边境团场护边员享受...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3日电(张芳 苏云拜·吐热巴依 葛梦丽) “非常感谢托云牧场卫生院的医生来给我们体...
整治中医药行业乱象需多方发力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抓7天的中药花了好几千元,价格合理吗?”据报道,来自陕西的刘女士在备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