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册提升企业获得感
创始人
2025-07-01 07:00:36
0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是经营主体生存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层出不穷,政策文件接连出台,但一个现实问题始终存在:政策工具箱越装越满,企业获得感却有待提升。症结何在?

不久前,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推出的“开店一件事”手册,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这本手册不是简单的办事指南,而是以用户思维重构政企关系的创新实践,精髓在于全周期与贴身化的深度融合:手册以商户的生命周期为轴,将开店历程细分为37个关键环节,从开业筹备的证照“迷宫”到经营存续的合规维护,再到闭店撤离的善后事宜。每一步都如贴身指南,清晰罗列材料清单与办理路径。这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是政府角色的一次悄然蜕变——从管理者躬身成为商户身旁的“开店合伙人”。

优化营商环境,不少地方确实不遗余力,但企业还是常在迷宫般的办事流程中撞壁。破局的关键点,就在于能否提升用户思维。就以“开店一件事”手册为例,手册从商户开业筹备到闭店撤离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出发,将繁琐的审批流程转化为“傻瓜式”操作指引。可以说,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不在于政策数量多少,而是在于能否以贴身服务让企业感受到改革的温度与力度。

要使营商环境成为滋养企业成长的沃土,须让服务贴身而行。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维度出发,将服务贯穿从孕育到退出的完整旅程;更要让服务“颗粒度”足够细致,在工商年报等微小却关键的节点上提供明确指引;还要以用户思维为向导,将政策语言转化为商户能懂、爱看、便用的实用工具。必须将服务嵌入企业生产运营全过程,倾听企业诉求,沉下心打磨服务细节,用政府服务的“加法”换取企业负担的“减法”,才能最终实现市场活力的“乘法”。

这种思维的转变,本质上是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从“审批者”转变为“合伙人”。当政府开始用企业的语言思考问题,用经营者的逻辑设计服务,改革的成效自然能被感知。须强调的是,营商环境优化不是单独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政企社协同发力的“大合唱”。只有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共治的服务生态,将营商环境拓展为涵盖政务服务、要素保障、法治环境、城市温度的复合生态,让企业感受到不仅是办事快,更是好办事,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治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男子在四姑娘山滑坠遇难,当地... 6月30日下午,有多位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四川阿坝四姑娘山二峰垭口发生滑坠事故,一名男性登山者在...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了... 转自: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成立104年来,中国共...
“搭讪挑战”与“直播骚扰”何异... 转自:千龙网眼下,一些短视频平台出现各类“搭讪挑战”,其中或许有“演”的成分,但也有不少纯路人,毫无...
全国柔道积分赛内蒙古队获得1金... 转自:草原云6月30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获悉,6月24日至29日,2025年全国柔道积分赛天...
北京一男子焦急报警找车,看完监...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近日,民警接到一男子报警称:“我在一个饭店吃饭,之后车就找不着了,车钥匙在我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