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讪挑战”与“直播骚扰”何异?
创始人
2025-07-01 12:37:09
0

转自:千龙网

眼下,一些短视频平台出现各类“搭讪挑战”,其中或许有“演”的成分,但也有不少纯路人,毫无防备便被无理骚扰,乃至提出过分要求。他们面对镜头时的尴尬、恼火等肉眼可见,显然不是所谓事先设计的“剧情演绎”。

这些直播,大多低俗至极,恶意满满。有的是“深夜护送陌生女孩回家”,以“保护”之名行“骚扰”之实;有的打着“街头相亲”的幌子,替网友提出敏感问题;还有的以“友谊的抱抱”之类旗号,无礼进行肢体接触……这些博主的奇葩操作,实属把路人当作获取流量的工具,以突破底线的话语或动作等等,不择手段将路人陷入被审视、被冒犯的局面,进而满足“吃瓜群众”的猎奇心。

如此恶劣的骚扰引流行径,居然还试图以“剧情演绎”来逃避审查,简直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但苦于较高的违法成本,路人明知权益受损却难以较真,某些主播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在被拒绝后没有半分羞愧抱歉,还反咬一口被拍者玩不起,明目张胆继续将镜头怼着其他人。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主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为蹭热点剑走偏锋,怎么有冲突性怎么干、怎么抓眼球怎么来。类似侵权牟利行径之所以愈演愈烈,不能忽略平台的纵容与敷衍。平台往往坐视流量带来的收益,只在“风口浪尖”时才做出“封号”“禁言”等惩罚。这样的态度,为“搭讪直播”提供了生存空间。除了此类直播多与侵权伴生,像街头直播、探店直播等,或多或少也涉及路人隐私的问题。相关部门理当提醒平台,举一反三、完善监管,既将审核关口前移,防患未然;同时建立网络主播实名制及信息共享“黑名单”体系,建立健全举报维权通道,切实降低维权成本、提高违法代价。

同时要看到,“搭讪直播”的兴起,在于有“看客”关注为之买单。当屏幕这端的受众以“吃瓜看戏”的心态热切围观,事实上也构成了对他人隐私的侵犯;一时兴起评头论足几句,又何异于变相的凝视审判与话语暴力?以实际行动拒绝“搭讪直播”,不点不看不评论不关注,也是在保护我们每个人的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投资者提问:请问具体有何办法维... 投资者提问:请问具体有何办法维护企业的股东价值?董秘回答(万 科ASZ000002):感谢您的关注...
党建同心筑健康,惠民服务暖人心... 转自:老百姓大药房集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建成通车 原标题: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建成通车来源:新华社7月1日上午11时,随着信号灯的变化,市民驾车缓缓驶入隧...
合作3年!该地砂石储量2000... (转自:砂石骨料网)日前,为加强各方资金与技术合作,高效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采矿权人文山双龙建材有...
国家能源局党组第三轮巡视完成反... 转自:国家能源局根据国家能源局党组巡视工作部署安排,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党组派出4个巡视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