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家们联袂呈现的《匈牙利舞曲》中,未来智能最新推出的两款AI会议耳机iFLYBUDS Pro 3与iFLYBUDS Air 2亮相。这场科技创新与音乐艺术的跨界合作,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听觉体验,让AI耳机真正回归耳机本质。一副好的AI耳机,首先必须是一副好的耳机。
“质疑者们曾断言我们造不出好耳机,但如今用户累计使用时长突破700万小时,相当于人类聆听800年。”CEO马啸的开场白,将3年多的创业历程浓缩为四组数据:2022年首款iFLYBUDS Pro创下17万台销量,连续三年业绩翻倍增长;双十一线上销售包揽三大电商平台蓝牙耳机大类目TOP3,线下门店近3000家,出货总量超20万;累计用户突破100万,覆盖50余行业、180+国家及地区;AI功能累计调用破千亿,月活人数同比增长超2倍。
据了解,iFLYBUDS Pro 3承载着“质与智”的双重使命。在中国爱乐乐团首席音乐家的打磨下,未来智能将交响乐层次分明的声场表现与职场场景的清晰度需求结合,构建出既能展现音乐动态细节,又可精准还原人声特征的独特音质体系。源于对五大基础能力的系统性突破,深度降噪即便在机场、KTV等高噪环境,仍能精准分离人声与背景噪音;单次9小时、综合36小时续航能力,从工业设计到佩戴体验,每一处细节皆围绕“全天候生产力工具”的定位展开。
在“智”的维度,Pro 3聚焦办公场景的垂直进化。相较于前代产品,其AI功能实现跃迁:“主动式助理服务”洞察会议内容,自动创建会议标题和概览;“个性化摘要”深度理解行业需求,基于用户职业自动提炼金融协议、法律条文等专业术语,实现摘要内容个性化定制;“深度问询”支持对单条或多条录音发起语义关联分析,定位关键节点,支持记录外的拓展问询,深度挖掘潜藏价值。
而iFLYBUDS Air 2则以“自在”为核心,重构开放式耳机的场景价值。超轻佩戴和开放式声学设计让耳机成为“耳廓的自然延伸”;多场景闪录技术突破网络限制,突发会议中轻捏耳机即可离线存储内容。专注“佩戴无感、办公无忧、生活无界”的三角平衡,成为高频移动办公人群的“隐形效率伙伴”。
“每个设备都是AI入口,100万台硬件正在喂养一套越用越聪明的系统。”马啸披露的运营数据,指向未来智能的核心战略——“数据与入口双向促进”。
未来智能已售出的百万终端产品,持续产生办公场景的语音、文本等多模态数据,驱动AI功能从通用的记录、总结、翻译进化为“分行业专家模型”,从基于单条记录的基础问答,进化为跨多个会议记录并实现全域搜索的深度问询。未来智能CTO王松发布的viaim大脑,则标志着企业从硬件制造商向生态构建者的跃迁。
这款面向个人商务办公场景的“AI智能体”,以人体机能隐喻构建技术框架:感知层如同"感官系统",通过专有硬件阵列采集环境信号,噪声抑制技术确保数据信噪比;智能推理模块如同"大脑中枢",采用动态知识图谱与上下文感知NLU引擎解析用户深层意图;实时交互能力被具象化为"血管网络",通过自研的分布式消息总线实现毫秒级数据路由;安全体系如同"皮肤与免疫系统",采用零信任架构贯穿数据处理全生命周期。
“viaim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能够主动辅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完成工作的‘智能伙伴’或‘数字同事’。”王松强调其与纯软件方案的本质差异——硬件感知拓展环境理解维度,隐私计算植入工作流保障数据安全。而未来规划的视觉、触觉等终端产品延伸,将把“一脑多端”推向“五感协同”的新阶段。
viaim大脑的升级发布,标志着未来智能的生态构建从概念走向落地。通过百万终端采集多模态数据,再以AI优化反哺硬件体验,这种“双向促进”模式,或将重塑行业竞争规则。
在AI硬件领域,“用户为中心”早已成为陈词滥调。但多数企业仍沉迷于教育用户适应技术,而非让技术适应人。这种错位,导致大量“酷却无用”的产品滞销。iFLYBUDS Pro 3与Air 2的发布,为美观而实用产品打开了新的示范。
“真正的AI应该用户上手就会,随时可用,立刻起效。”马啸的这句话,在两款耳机中化为可触摸的体验。Pro 3的“语音嘴替”功能,仅需10秒声纹采集即可用原声说中、英、日、韩四国语言,消弭跨文化沟通的机械感;Air2的“闪录”技术突破网络限制,突发会议中捏住耳机即可离线存储,待连接后自动转写为结构化纪要;“万姆助理”从3小时录音中智能提取关键节点,律师取证效率提升60%。
在马啸看来,这种从“功能交付”到“体验共生”的转变,或许才是AI硬件企业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