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将计就计!中国又走了一步好棋,直接签下3万吨大单,信号强烈
创始人
2025-07-01 21:12:56
0

据报道,6 月 26 日,路透社援引贸易消息人士称,多家中国饲料制造商联合签署协议,计划 7 月采购 3 万吨阿根廷大豆豆粕,预计 9 月运抵广东港。这一看似普通的贸易大单,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

特朗普(资料图)

自特朗普执政时期发起贸易战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特朗普 1.0 时期,关税战骤然打响,对中国众多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到了特朗普 2.0 任期,关税战再度重燃,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中国为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开始全面重构供应链体系。中国在诸多领域逐步减少从美国的进口,积极开拓新的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例如,在能源领域,中国与俄罗斯、卡塔尔等国加强合作,签订长期供应协议,降低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在农产品方面,中国也在寻求多元化进口渠道。

此次中国从阿根廷采购 3 万吨豆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虽是豆粕消费大国,但豆粕进口量总体有限,2024 年全年进口总量仅约 3 万吨,且此前从未从阿根廷大宗采购过豆粕。这一采购行为,是中国在农产品进口领域分散风险的重要举措。单一产品若长期依赖从单一国家进口,一旦两国关系出现波动,或出口国国内出现生产、政策等问题,进口国的相关产业将遭受严重冲击。中国从阿根廷采购豆粕,能有效避免在豆粕供应上过度依赖美国,降低潜在风险。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农业州因中国采购策略的调整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一直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重要品类。随着中国减少从美国的农产品采购,美国农业州的农产品出口收入大幅下降。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农业出口收入在过去几年出现明显下滑趋势,部分农业州的经济增长放缓。以大豆为例,中国采购量的减少使得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供过于求,芝加哥期货市场豆类价格随之大幅下跌。价格的下跌直接影响了美国豆农的收入,众多豆农面临着经营困境。特朗普政府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一些措施试图挽回局面,例如恢复对华乙烷出口。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每一次策略调整,都不仅仅局限于单一产品或行业,而是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中国通过精准的策略调整,逐步掌握主动权,实现攻守易型。此次 3 万吨豆粕大单的签订,只是中国在贸易博弈中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中国继续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将不断提升,也将为全球贸易格局的稳定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萧山城乡...   最新或2023(历届)萧山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开始办理   据了解,最新或2023(历届)度萧山...
李清照在淄川   □窗外风  1126年(靖康元年,丙午年),43岁的李清照随夫赵明诚赴任淄州(今山东淄川)。此时...
京城7月2日将迎大雨 局地暴雨... 转自:千龙网今日(2日)将有一次强降雨到访京城。昨日16时,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7...
潮州最新或2023(历届)提高...   潮州市明年起提高基本医保待遇标准   昨天下午,代理市长卢淳杰主持召开市政府今年第11次常务会议...
天津选手刘方舟斩获双冠王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苏娅辉)中国网球巡回赛临汾站日前落幕,天津选手刘方舟以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