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肖华怒怼刘亚楼:知道有毛病为何不改,刘亚楼:我也不完全是这样
创始人
2025-05-19 13:01:23
0

1949年7月的某一天,刘亚楼,时任十四兵团司令员,刚从聂荣臻那里走出来,便驱车前往十三兵团政委肖华的住处。肖华见到刘亚楼并未表现出预期的热情,等到刘亚楼落座后,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你有建议,最好提前跟我沟通,不要事后再做决定。”

刘亚楼听后微微一笑,反问道:“如果我提前和你沟通,恐怕我们的空军就找不到肖政委了。”这些天他认真反思了一下,意识到大家对他的看法并没有错,他确实在工作中表现得过于霸道,偶尔也破坏了团队的和谐。

肖华听完后,脸色严肃,直接反问:“既然你知道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不改改呢?”

看到肖华那认真的表情,刘亚楼有些委屈地解释:“其实我也不是完全是那样的,大家都误解了我,事情被传得越来越离谱了。”

肖华听后更加直言不讳地指出,刘亚楼是在为自己开脱。他强调道:“四野的人都清楚你刘亚楼的脾气。如果只是几个人说,可能还不准确,但如果大家都说,而且连林总也提到过,那这事几乎就是定论了。”

刘亚楼听后,摸了摸自己的头,微笑着对肖华说:“你了解我,我们一起工作时,我从没对你发过脾气。你说的那些问题,我也同意。不过,有时候我脾气发作,是因为找不到共同点,思路无法达成一致,急躁也就出来了。”

刘亚楼这么一解释,肖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最终同意了他担任空军政委的建议。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已经开始考虑空军的组建工作。毛主席特别钦点刘亚楼担任空军的首任司令员,并开始为空军班子挑选成员。

刘亚楼深知,空军这个全新的军种并非他一个人就能独立承担,必须依赖团队的力量,尤其是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搭档更为重要。于是,他首先向周总理提出了建议,推荐肖华担任空军政委,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准。

由于事情发生得比较突然,军委没有事先和肖华沟通,刘亚楼也没有提前和他商量。肖华在得知此消息后,心里压力山大,因为刘亚楼的脾气人尽皆知,能够与他共事的人屈指可数,这也为两人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刘亚楼一直知道自己的工作风格让许多人感到不适,甚至有同事曾当面批评过他。此次没有提前与肖华沟通,刘亚楼其实考虑到,如果肖华不同意,那要找到一个能够与他默契搭档的人就更难了。于是,他决定采取“先斩后奏”的方式,认为肖华即便不同意,也只能勉强接受。

他推荐肖华作为搭档,完全是从工作能力和实际情况出发。毕竟肖华年轻有为,在四野和全军中都有很高的声誉。两人在东北合作过,刘亚楼与许多同志的关系并不融洽,但他与肖华的搭档却从未发生过冲突。因此,他觉得肖华是最适合的人选。

肖华上任后,和刘亚楼默契配合,为空军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肖华的帮助下,刘亚楼可以专心抓军事工作,空军在两人的领导下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有一天,刘亚楼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办公室。作为自己在四野时的老上级,刘亚楼也没有客气,直接向罗荣桓抱怨起干部任命的事来,表示自己根本没被听取意见。

四野时期,刘亚楼脾气暴躁,罗荣桓常常耐心教导他工作方法,刘亚楼心里深知,罗荣桓是自己最敬重的领导之一。虽然曾与林总发生过冲突,但他始终不敢与罗荣桓顶撞。这一次,他的情绪显得异常激动。

原来,肖华被军委任命为总政治部副主任,离开了空军政委的岗位。刘亚楼和肖华搭档半年,配合得非常默契,他不希望肖华离开,这才导致了他与罗荣桓之间这场不太客气的对话。

罗荣桓微笑着告诉他,之前他已经和刘亚楼沟通过了这件事,也给他打过招呼,所谓“征求意见”早就完成。

刘亚楼立刻反驳:“他根本没有同意,而且我也有自己的理由。”

罗荣桓轻描淡写地回答:“这样调整对军队建设更有利,你就不要再阻拦了。”

在罗荣桓的话语中,刘亚楼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决定。虽然心中的气愤未曾消散,他还是点了点头,匆匆离开了罗荣桓的办公室。罗荣桓则依旧微笑,知道刘亚楼的脾气是一阵风,最终他也没有再对此做出更多回应,继续处理自己的工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于省市委党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关于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5月18日到6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中共xx省委党校举办的民主党...
参加党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在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天的学习,听取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党员互动交流学习。特...
有关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的文章 ...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
班主任培训心得:教学,做大餐而... 五月,有幸被学校安排去上海参加班主任培训,聆听专家、名家的思想和做法,可谓感触颇多,唯久久在心里翻腾...
关于康师傅培训心得体会报告范文... 培训心得报告范文一  通过对这几天学习内容的总结,使我意识到,要在以后得工作中有好的发展,必须做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