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地产水果里,“小皇冠”西瓜与金山区几乎可以画等号——2010年,金山区成功取得了“小皇冠”西瓜品种的独家使用权,外区、外地都无权种植“小皇冠”西瓜,自然也就无缘品尝。
不过,在5月17日举办的“美丽湾区、瓜果飘香”2025金山小皇冠西瓜节开幕式上,传出了一个好消息:在异地种植探索了近5年后,“小皇冠”今年在江苏东台试种取得成功,口感品质与金山本地相当。
与“8424”西瓜等消费者熟悉的红瓤西瓜相比,“小皇冠”西瓜显得比较小众,瓜瓤为鲜黄色,个头也比“8424”小很多,单果重2公斤左右(“8424”平均重量达12斤)。不过,“小皇冠”西瓜瓜皮极薄,中心部位糖含量稳定在12%左右,鲜甜多汁,在历年上海市地产西瓜评优活动中包揽了小型西瓜组金奖。
“小皇冠”西瓜的瓜瓤为鲜黄色,个头比“8424”小很多,单果重2公斤左右。
2002年,“小皇冠”西瓜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育种专家陆世钧副研究员育成,在金山开启小面积试种之旅,2004年顺利通过上海市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2017年拿到农业部品种登记证书。借助区院合作平台,金山区于2010年成功取得“小皇冠”西瓜品种的独家使用权,并于2012年注册成功“小皇冠”西瓜商标。
历经20多年探索,目前金山区有150余家“小皇冠”西瓜种植户,平均亩产量约1900公斤,亩产值近28000元,总产值近4000万元。2023年,金山区组建成立金山“小皇冠”西瓜产业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实现对“小皇冠”西瓜产业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和提升。联合体种植基地平均亩产量达2100公斤,亩产值超30000元,为金山当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带来了驱动力。
家长带着孩子品尝今年刚上市的金山“小皇冠”西瓜。
但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受地域、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影响,上海金山“小皇冠”西瓜的适宜播期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之间,采收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之间,联合体的“小皇冠”西瓜种植面积达到全区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如何突破“小皇冠”西瓜赏味期短、土地资源紧张的困局,成为摆在金山区农业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
金山区农技中心党支部书记卢春光表示,针对赏味期短的问题,联合体积极开展异地种植探索,在宁夏、海南、江苏等地进行试种,今年还与安徽六安开展种源协作,让“小皇冠”西瓜在革命老区带动产业发展,未来还将加强与新疆喀什、云南普洱的产业对口协作。一方面,通过外地试种研究种子在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缓解上海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另一方面,探索提前上市时间和延长上市周期的种植新技术。
金山“小皇冠”西瓜产业联合体负责人王子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联合体开展“小皇冠”异地种植已经探索了近5年,去年在宁夏试种的“小皇冠”于当年八、九月份上市,属于“秋瓜”,由于当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西瓜口感已非常接近金山本土种植的小皇冠,填补了上海市场秋季难觅“小皇冠”的空挡期;今年在江苏东台试种成功的“小皇冠”则是4月15日上市的“春瓜”,将原本五月初到六月下旬的“小皇冠”上市期又提前了半个月,加上今年宁夏“小皇冠”预计7月初就可以上市,“小皇冠”的赏味期将从过去的近2个月时间(5月初至6月下旬)延长到今年的5个半月(4月中旬至9月底)。
在到外地“开疆拓土”进行试种的同时,“小皇冠”西瓜的种植技术也在迭代更新。在上海市农技中心支持下,今年金山区开展“水稻+厚皮甜瓜+小皇冠西瓜”高效茬口模式试验,大幅提升了亩产值;在市农科院助力下,试点立架种植,让“小皇冠”西瓜向着“空中发展”,减少土地占用面积并提高亩产值;为应对“小皇冠”西瓜上市周期短的问题,还积极探索6层套膜技术,解决早期低温种植难题。运用花粉冷冻技术,储备花粉以应对来年使用需求。同时,持续推进“一瓜一码、一户一号”溯源体系建设,每只上市的“小皇冠”都有一只“二维码”,让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小皇冠”西瓜生长历程,知道每只瓜“在哪块田里长大、施的什么肥”。
“我们计划在3年内,将‘小皇冠’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注:目前是1500亩),20亩以上规模种植占比达70%,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相信不久后,市民们在4月份就能品尝到本地‘小皇冠’西瓜的鲜甜。”卢春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