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5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仅为50.8,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创下有记录以来倒数第二低值。
数据公布当天,该项调查的主管乔安妮·许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提及,调查数据显示,中美就关税问题达成共识让受访美国消费者情绪“温和改善”,但仍不足以支持信心指数“全面复苏”。
(新发布的)5月初值调查区间涵盖了大约三周的时间,其中两天是在宣布对中国暂停征税之后收集的。所以目前还观测不到暂停征税的全部影响,直到本月底。不过,通过对这两天的数据进行观察,确实看到了(信心指数的)温和改善,但显然这种改善还不足以抵消此前的悲观情绪。这种反应与4月9日之后的情况基本一致。当时(白宫部分)暂停了“对等关税”的征收,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次的暂停也没有让人们的信心恢复到重大关税决定宣布之前的水平。
与信心指数“下降”同步,美国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则“飙升”,一年期通胀预期从上个月的6.5%飙升至7.3%,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此,乔安妮·许表示,基于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民众正在为高通胀和高失业做准备。
(受访者)关于通胀预期的回答,并不是在对当前通胀实际水平做评价,而是给出他们对未来通胀走势的展望。非常明显的是,消费者正在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影响做准备。不仅仅是针对当前的高关税本身,同时也针对关税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让消费者认为企业无法做出应对规划,进而让他们也难以应对。
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自发提到关税问题。这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非常担心关税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通胀卷土重来。同时当前消费者非常担心劳动力市场会降温。在被问及对当前个人财务状况的评估时,越来越多的人回答收入已经减少。他们正在为未来一年可能出现的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