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默的杀手:为何糖尿病足早期不痛不痒?
许多糖尿病患者直到脚部溃烂才发现问题,但此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这种"无症状恶化"的根源在于长期高血糖对血管和神经的双重破坏:
1. 血管病变:下肢的"断粮危机"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就像生锈的水管,血流逐渐减少,但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年而无明显症状。当脚部供血不足时:
高血糖会毒害末梢神经,导致感觉异常:
二、这些症状是身体在求救!关键事实:临床85%的糖尿病足截肢始于被忽视的小伤口!神经并发症让患者失去疼痛预警,血管病变又阻碍伤口愈合,最终酿成悲剧。
糖尿病足并非突然发生,出现以下表现需立即就医:
✅ 脚部麻木、刺痛感(尤其夜间加重)
✅ 脚部皮肤干燥皲裂、毛发脱落
✅ 趾甲变形增厚、脚趾关节变形
✅ 行走后小腿酸胀(间歇性跛行)
✅ 脚部伤口超过2周不愈合
特别注意:冬季泡脚烫伤、修脚划伤、新鞋磨破皮等"小问题",对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灾难的开始!
三、科学预防4步法 1. 控糖是根本:稳住"罪魁祸首"
符合以下任一条者需每3个月专科检查:
⚠️ 糖尿病病程>10年
⚠️ 已合并视网膜/肾病等微血管病变
⚠️ 存在足部畸形(如拇外翻)
⚠️ 既往有足溃疡史
专家提醒
糖尿病足的治疗费用是预防的10倍以上!早期干预可降低50%-80%的截肢风险。记住:
无症状≠无风险——神经损伤后痛觉反而可能减轻
小伤口≠小问题——一颗石子可能引发截肢
从今天开始,每天花3分钟检查双脚,这份简单的习惯可能就是未来行走自由的保障!
重要!糖尿病足风险自测表(请收藏!)
(符合任意1项即为高风险,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 基础风险因素
✅ 糖尿病病程 ≥ 5年
✅ 年龄 ≥ 60岁
✅ 合并高血压、高血脂
✅ 吸烟或长期饮酒
2. 足部症状自查
✅ 脚部麻木、刺痛或烧灼感
✅ 脚部皮肤干燥、皲裂、脱屑
✅ 趾甲增厚、变形或真菌感染
✅ 足部颜色发白/发紫,温度明显偏低
✅ 行走后小腿酸胀、疼痛(间歇性跛行)
✅ 既往有脚部伤口愈合缓慢(>2周)
3. 感觉测试(简易版)
糖尿病足就医检查项目清单 1. 基础检查自测结果:若任意一项异常,需尽快就医!
重要提醒:
即使无症状,糖尿病病程>10年者也需每年专科筛查!
任何脚部伤口(包括水疱、鸡眼)均需专业处理,切勿自行挑破或贴创可贴!
(建议保存本表,就诊时携带以便医生快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