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类社会自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始终与文明有着某种联系。比如在封建时期,处于中原地区的各个诸侯国,他们始终会将边远的少数民族视为外敌视为蛮夷,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这些少数民族生产文明落后,他们属于野蛮人,并非文明人,但是这一切的想法以及标签,都是人为的。而实际上,人类社会自始至终都是弱肉强食的时代,落后了,必然要挨打。
当进入了战国时期的时候,秦国的祖先虽然曾经是周天子的养马奴,他在各个诸侯国的心目中,始终如蝼蚁一样卑贱,但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变得强大,它也开始东出,最终由秦国统一了以文明自居的诸侯国。而文明始终留给强者,弱者的一切形象都会被胜利者随意操控。
在公元前,亚历山大就已经带着他战无不胜的马其顿方阵开始了对外扩张,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已经带兵攻打印度,对于亚历山大是为什么没有带兵攻打中国,很多的专家学者认为亚历山大是走错了路,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可以详细的分析一下中国当时社会环境,就能够得出,如果亚历山大真的带着他引以为傲的马其顿方阵走入了中国的话,最终的结局一定会非常的悲惨。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却是非常的先进,但是中国在公元前327年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时期,此时强大的秦国已经通过商鞅变法增强了军事实力以及战斗力。
在亚历山大进入到印度的时期,这时秦国的兵力从原有的20万直接缩水到了10万,很多人从这一点,就直接认定了,如果亚历山大带兵攻打入中国的话,那么我们必然会被灭亡,其实秦国的兵力缩水,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过商鞅变法之后,他们在寻求精锐的力量,虽然缩水了但是所留下的人都是精英,战斗力要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那么此时亚历山大仅仅带了3万兵马,而强秦拥有十万兵马,两者之间的数量有着强大的差距,所以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如果亚历山大贸然的进攻中国的话,他是一点便宜都占不到的。相比较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而言,我们在同一时期国际上的名声并不是很响亮,那是因为我们从来也没有对外扩张过,仅仅是在内部解决了问题。
马其顿方阵最大的特点是联合阵法,同时,亚历山大所带的3万人,刚好可以组成一个方阵联盟,而这一方阵有着明显的特征,就是拥有长矛,而长矛作为主要的武器,其长度达到了4米,但是它并非没有破绽。
马其顿方阵是要求整体进攻的,并且对作战的场地有着明显的要求,在平原地区才能够提高战斗力,但是在中国的山地地形,它并不能够完全的将优势发挥出来。
同时长矛作为主要的武器进攻,它是有很强的机动性的,如果从正面进攻的话,它会有很强大的杀伤力,但是方阵的侧翼和后背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击打,而与此同时,中国拥有最长的长矛可以达到7米,如果双方真的同时从正面进攻的话,那么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是没有一点便宜可占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就已经出现了相应的兵法以及排兵布阵,所以和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相比,我们更擅长的是兵法,不可否认的是,亚历山大的战斗力十分的强悍,但是他和我们古时候的一些兵法上将相比的话,仅仅是小巫见大巫。
总结: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亚历山大已经带着他的士兵们远征,长途跋涉很久了,将士们已经有了明显的疲惫感,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早已大打折扣,并且来到了陌生的国土,也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种种原因加起来都会直接影响到战斗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如果带着他的马其顿方阵来到了中国的话,他想要获得胜利的话,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是从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另一种启示,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强大自身,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进步的话,那就意味着落后,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你在原地踏步,而别人却选择爬坡努力。虽然时间是相同的,但是产生的作用和价值却不尽相同,所以无论是个人也好,还是国家也罢,都需要不断地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