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
创始人
2025-04-17 17:20:18
0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映射出人世间的世事百态,万物样貌。后人所了解的历史,只不过是史书上的几页文字。文字记录后的历史的真实面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许多的历史学家对于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章太炎先生便提出了一个令无数史学家大吃一惊的看法。

言论一出,众说纷纭

章太炎是一位晚清时期的思想家,对于三国时期的纷乱纠正尤其感兴趣。按常理来说,

针对三国的史学讨论,是史学界习以为常之事。

许多的史学家都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十分感兴趣,我们为何会单独讨论到章太炎呢?那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假设,他提出诸葛亮刻意害死关羽,使之死于孙权手中的假说。

此言论一出便引起巨大的轰动,关于章太炎这一说法的评论纷纷涌现。引起巨大的轰动,也在情理之中。要知道,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神机妙算的军师,同时也是对刘备忠心耿耿的忠臣。

关羽是刘备结拜过的兄弟,为人勇猛正直,在后人心中也树立了一个忠义的形象,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三国里面受欢迎的人物,这二位都是榜上有名。

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在史书的记载当中,关羽的死可谓是令人痛心疾首。章太炎的说法是诸葛亮暗中指使,借孙权之手,才令关羽致死的,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那就真的太让后人难以接受了。

关于此言论的讨论迅速展开,一时众说纷纭,引发了无数史学家对这段历史的重新探讨。从这个层面来讲,无论章太炎的说法是否正确,

他这一言论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步。

历史是需要有人质疑的,正是因为这些质疑,才得以推动无数史学家再次回归到历史现实当中,去研读那段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人间世事。

根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又趁机袭击荆州,导致荆州沦陷,

这不能不说是关羽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足以致命。

荆州是对蜀吴两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军事要塞。关羽的一时大意,不仅使他失了这样一块宝地,也给他自己的死亡做了铺垫。

证据确凿,并非泛泛而谈

在章太炎出版的一本名为《訄书》的论著中,他认为关羽之死是诸葛亮处心积虑导致的结果,

如果诸葛亮没有借刀杀人之心,那么关羽最终不会被孙权杀死。

章太炎在文章中表达观点时是这样说的:关羽功多无罪,明杀则无以压众,不杀则无人以驭。这一说法与史书记载相违背,也与大多数学者的思想相悖。

但是,作为一名思想家和史学家,

章太炎的说法也并非凭空而来,泛泛之词,而是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之后得出来的假设。

首先,诸葛亮正是由于富有谋略,才智过人才被大家所熟识,一个富有谋略的军事家,他怎么会看不出关羽所面临的危机呢?

除非他是故意想置关羽于死地,否则他一定会提醒关羽他面临的危机,让其想办法化解。

那诸葛亮为何这样做呢?章太炎认为诸葛亮是忌惮当时的关羽会影响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想趁这个机会来除掉关羽。

其次,诸葛亮认为杀死关羽之后,也可以帮助他扫除第二个障碍——刘封。当时诸葛亮与刘备长子的关系并不好,两个人在朝中谋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意见相反的情况。

诸葛亮认为刘封这个人虽然作战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性格高傲,如果刘封上台,一定会与诸葛亮反目成仇,不用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是在

利用这个机会归罪于刘封,除后患,以免动摇自己的地位。

从这两点来看,章太炎说法不无道理,不然也不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但是很多人转念一想,诸葛亮如此一个富有谋略之士,

难道真的会以个人恩怨去害死一个英雄吗?

针对这样一个疑问,大多数的学者的回答仍然是否定的,因为诸葛亮的形象一向都是正面的,如果给诸葛亮头上戴上一顶这样的帽子,他的形象将会大大受损。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大部分的学者仍然认为关羽失荆州这件事情,最终归因于关羽的傲慢自大。当时的关羽已经年过半百,而且骄傲自满于自己前半生所立下的显赫战功,

因此才没有识破东吴的计谋,失去了荆州这块军事要地,

同时也使自己丧生于此。

在部下提醒他"小路可能有埋伏"的情况下,他依旧执意走小路不幸中埋伏身亡,可见关羽晚年是相当的自大才送了性命。

当时的诸葛亮也并没有蜀军的兵权,他并没有权利做主去主动支援关羽。更何况荆州是当时的军事要地,诸葛亮怎么会因为个人恩怨,仅为了将关羽除去就失掉荆州呢?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

章太炎关于诸葛亮杀掉关羽的观点没有办法在史学界立足。但是他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不盲从于历史,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了和历史不一样的观点,并且敢于质疑权威的观点。

后来,章太炎重新梳理古书,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终于认识到自己观点的不足之处,也积极做出改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仅限于史书的记载和各路史学家的思想著作以及讨论。在历史面前,我们一定要

学会明察秋毫,明辨是非。

我们应该

从历史出发,立足于当时的历史现实,认真研读历史文本。在有了正确的想法之后,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敢于去质疑,也不能怕被质疑。自己的错误观点要及时去改正,这才能够让我们的历史研究更加完善,更加进步。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盛邦安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盛邦安全(688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开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优势专业排名,...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优势专业排名 高考填报志愿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优势专业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专业排名是广...
琼州学院优势专业排名,最新或2... 琼州学院优势专业排名 高考填报志愿时,琼州学院优势专业和琼州学院专业排名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
张家口学院优势专业排名,最新或... 张家口学院优势专业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张家口学院专业排名张家口学院优势专业排名 高考填报志愿...
“中等生”的逆袭之路 医共体龙头医院医生下沉,带教基层医院。徐颖 摄 医共体审片中心为镇卫生院读片。 徐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