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为何没有被葬入皇家陵园?
创始人
2025-04-17 18:01:39
0

明代宗,也称明景帝,即朱祁钰,是宣宗朱瞻基的次子,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他一生在位8年,知人善用,励精图治,恢复了朝野清明,为明王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历史上杰出的一代贤君。《明史》是这样评价他的:“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

按照帝王家的制度来说,在皇帝去世后,都是理应葬入皇家陵园的。那么,代宗为何没有被葬入皇家陵园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本来大明王朝的皇位就是属于英宗的,也是名正言顺的,“土木堡之变”后,英宗成为了瓦剌的俘虏。国不能一日无主,代宗开始监国理政,之后又意外地被英宗之母孙太后以及于谦等人拥立为帝,进而取代了英宗,并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土木堡之变”后的第二年,代宗击败瓦剌,迎回了英宗,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代宗对意外得来的帝位自然是不愿意拱手相让给英宗的,为了自己继续稳坐帝位,于是代宗将英宗软禁于南宫(今北京南池子)长达7年之久。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的正月,在代宗病重卧床期间,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趁机密谋拥立英宗成功复位,史称”夺门之变“,亦称”南宫复辟“。英宗将代宗软禁于西苑(今北京中南海)。

重登大宝后的英宗,想起自己昔日被软禁之痛,就对代宗怀恨在心,指斥代宗的各种不是,并废黜其帝号,封号仍为郕王,赐他为“郕戾王”(即有大罪之人),可见英宗对他的痛恨有多深了。所以说代宗去世后没有被葬入皇家陵园也是合情合理的。【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的二月,代宗去世,英宗将他生前所建的寿陵摧毁,仅以亲王的规格将他礼葬在了北京西山,没有谥号和庙号。后来宪宗在位时期,为代宗恢复帝号,谥号为“景帝”,并下令将代宗的墓地按照帝陵的规格加以扩建和修饰。到了南明时期,弘光帝朱由崧为其上庙号“代宗”。】

其二、代宗由监国成为皇帝,实属意外,也是一种幸运。代宗击败瓦剌后,英宗归国,代宗本就应该把帝位归还给英宗,然而代宗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将他软禁,自己做起了皇帝,代宗的这种做法是有违祖制的,毕竟英宗是长兄,还是大明王朝名正言顺的帝位继承人,曾经做过14年的皇帝,如今还在世上,理当重掌帝位,可是代宗宁愿背上越制的罪名也不愿让出帝位,所以后来英宗复位后,直接将他踢出了皇陵的圈子,对于这样一个不遵守祖制的人,去世后是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的,是没有资格葬入皇家陵园的。

其三、代宗在位期间,废黜了英宗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分明就是想让自己的子孙一脉相承帝火,这是英宗完全不能容忍的。后来英宗复位后诛杀了代宗身边的很多大臣,完全否定了他所做的一切,也不承认他这个皇帝,所以说代宗去世后就没有资格葬入皇家陵园。

代宗一生在位的8年间励精图治,整顿朝纲,为明朝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不为英宗所承认,但是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英主,颇为后世称颂。(陈令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吴江:打造公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苏州市吴江公证处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构...
建邺区永初社区基层治理新格局初... 转自:南京晨报 永初社区举行结对共建签约仪式。社区供图 6月26日,在节奏朗朗的原创快...
自律 城市 向上 转自:沈阳晚报  “在自习室获取的是‘付费自律’,学习效率是在家的好几倍”“大家奋笔疾书的场景构成了...
音浪碰撞潮饮,悠蜜点燃遇见蓝莓... 转自:贵州日报UMEET遇见蓝莓音乐节现场。UMEET蓝莓气泡酒。“悠蜜蓝莓星球”展馆。 湛泽梅夏至...
南通崇川区“一圈两带”带动全民... 6月下旬,“情聚云谷 舞动崇开”——“沿运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暨广场舞展演,在南通崇川区鸿安云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