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让造车科班出身的车企汗颜,自愧弗如:无论是造车,卖车,营销为何越来越“外行”,而外行越来越“内行”……
文/颜光明
今晨,雷军一夜未眠,为昨夜小米SU7uItra开售2小时订出1万台兴奋不已,轻松完成年销目标,亲自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喜悦。这还不算,还不忘自律,去健身房打卡,坚持对身体管理,以此激励,鼓舞斗志,上了热搜。
有人说,雷军又火了,创造奇迹,给汽车业上课了,创下新的流量……
看到这样的视频和消息,总有一种好奇,造车卖车怎么这么容易?营销,做品牌就这么简单?雷军真的“神”了?这是汽车有史以来的奇迹,为何汽车圈出不了这样的人才?
这种不解,是迷雾还是炒作?是偶然,还是必然?
一场新车发布在短短的2小时就订出1万台,而且是50万级的豪车,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有数据为证,媒体争相报道,手机刷屏,网上疯传。由此,颠覆的不仅是认知,还有智商。为什么?
常识告诉我,这不是在卖车,也不是在营销,更不是在做汽车,而是在卖情绪,营销流量,构建平台。
以前,对汽车消费狂热现象,舆论会用一个词来描述,叫“非理性”。那是对盲从和跟随,不切实际的鄙视。今天,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汽车洗礼的消费者还这样冲动,疯抢价格不菲的豪车,是真实需求,还是价格诱惑?
其次,2小时就完成年销量目标,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到,似乎又回到了20余年前,有四个轮子就能卖的汽车紧缺年代。难道今天的豪车也是这样? 成了稀缺商品?
今天,当豪车成为街车,比割韭菜还要快时,真是消费升级,还是时代进步?值得关注的是,不是造车科班出身的雷军,涉足汽车就能屡屡登顶,颠覆前辈,成为流量明星。是造车太容易,还是汽车太简单,抑或汽车根本就不是车?
总之,雷军又火了。这不仅给汽车行业上课,也给大众上课,更是给这个时代上课。他说,“我们的使命哪怕做豪车,我们也要更多喜欢的人能够买得起……最终定价52.99万元(比预售价降低28.5万元)。 ”
这让我想起当年“让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的车”又振振有词地响起来了。这样的感叹,也许,让造车科班出身的车企汗颜,自愧弗如:无论是造车,卖车,营销为何越来越“外行”,而外行越来越“内行”……
这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20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