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为何地震频发,会不会突然来个大的?近期日本地震频发,当地时间11月9日下午,日本本州东部远海发生6.8级地震,随后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啸注意预警,预计岩手县局地可能出现最高约1米的海啸。这已是近期日本发生的多次地震之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日本地震频发的背后,是这个岛国位于地球上最为活跃的地质构造区域之一,每年平均发生约1500次有感地震。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最北端,这条地震带环绕太平洋盆地,集中了全球约80%的地震活动。在日本海沟,太平洋板块正以每年约8-10厘米的速度向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这种持续的板块运动导致了三个主要类型的地震活动:洋壳俯冲引发的浅源地震、板块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中源地震,以及下地幔活动中产生的深源地震。除了近期发生的地震,日本还面临着一个更为巨大的威胁——南海海槽大地震。2025年3月,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将未来30年内发生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的概率从70%提升至80%。南海海槽是一条从骏河湾延伸至日向滩冲的海沟形地形。菲律宾海板块以每年数厘米速度向欧亚板块下方隐没,导致应力累积并偶尔释放形成巨大地震。历史上,南海海槽区域约每100至150年发生一次巨大地震。上一次大型地震为1944年东南海地震(规模7.9)与1946年南海地震(规模8.0),距今已有约80年,已超过平均地震间隔。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风险是东京湾地区的“首都直下型地震”。最新研究发现,东京湾海底存在所谓的“地震之巢”,可能引发7级强震。这一带在明治时代曾发生过震级达到7级的大地震,这意味着类似的地震事件有可能再次发生。专家认为,2025年以来日本多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相比去年并未发生7级及以上地震。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地震,日本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增强防范意识,掌握地震自救知识,适当储备应急物资;密切关注地震动态、气象预警和防灾信息;提前确认附近避难场所信息。日本中央防灾会议针对南海海槽大地震提出了未来10年内将预估最多29.8万人的死亡人数降低至八成的目标。地震学家们清楚地知道,下一次南海海槽大地震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生活在日本的人们来说,做好应急准备,是每一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旅日同胞也应适当储备饮用水、食品、防灾急救用品等应急物资。
下一篇:范文程为何葬在红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