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沈巍到杭州,面见高科时代的情怀大哥,同时,传闻沈巍之前的义子刘小飞也要来到上海看望沈巍,至此,可以看到高科时代的各路人马,在沈巍爆火之后,大部分都已经重出江湖,剑啸沪上,直接为沈巍的二次爆火又拱了一下火。
杭州的几位高科时代的情怀大哥,包括孝为先、应哥等。也是高科时代的沈巍粉丝的韩晓在他的账号上发布了一个背景介绍,我们可以略微看一下,视频里说:“沈巍先生爆火以后,榜上大哥仅存‘孝为先’和应哥,‘孝为先’和应哥如果站出来说:我们是真正的情怀(大哥)是完全合格的。因为孝为先虽然有供应链,虽然有鞋厂、眼镜厂等企业,但他没拿沈先生去换钱;应哥也是搞工程的,沈先生能去给他修马路吗?他毫无疑问也是情怀大哥。‘孝为先’曾经说过,以前没让沈先生为自己变现,以后也不会拿沈先生去换钱,也不会跟沈先生签约,像网上那些传言说的那样,就是一味地要支持沈先生到底。就应了沈先生的金句: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有没有情怀大哥?
这个情怀应该指的是大哥的情怀,大哥的情怀,应该与沈巍的情怀共情,才叫情怀大哥。
那么,我们要知道沈巍的理想是什么。沈巍曾经多次回答过这个问题,他说他的理想是“治国安邦平天下,实现风调雨顺,社会和谐”,但是他实现不了,所以他退居其次,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抒发心声,所以他到成都去,来到杜甫草堂,直接称杜甫为杜先生,把这位唐朝诗人作为他的偶像。
在沈巍的理想里,最没有的理想就是经商。
所以,情怀大哥出于情怀支持沈巍,如果想在经商一途上借用沈巍的流量,那基本是白日做梦。
2019年首次爆火之后,蜂拥而来的三类人群,一是商人,二是光棍,三是游民,都是希望在沈巍这里企图改变命运,但是,成功者寥寥。
当年也有人想到把沈巍变现,但事实证明,沈巍不感兴趣,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变现也带来很大的风险,当时沈巍的身边随从高大宝等一群11人团队号称11团,想为沈巍注册商标,准备进入商业化运营模式,但后来功亏一篑,反而倒贴了注册费等前期费用。
不能否定情怀大哥的存在。因为商人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会转而从经济基础跃上上层建筑,在文化这些形而上的层面上获得满足感,就像许家印要组建一个恒大歌舞团,商人要通过转战文化,来显示自己的成功。
这时候,商人投入文化的情怀的赞助,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情怀大哥。他们可能有经济上的目的,但这个目不能实现的话,在文化上的彰显情怀的名声,也是他们乐于享有与得瑟的。
我们都知道西方经典作家的后边,有一个贵妇人给予经济助力,比如众所周知的是巴尔扎克得到了德·贝尔尼夫人长达14年的资金支持,都反映出这种对文化的支持给予一个富有者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感。
这些高科时代的情怀大哥,重归沈圈,与沈巍重架友谊之路,我们可以在上述的大背景中,给予充分的理解与相信。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情怀大哥,在高科时代就曾经遭受重创,像“孝为先”早早地就离开了高科圈,而这一次,他再次站位沈巍,不能不说沈巍的第二次爆火,有着与高科圈里的沈巍第一次爆红不相同的地方。
也就是说,沈巍吸取了2019年爆火之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兵败如山倒的断崖式跌势教训,在二次爆火的流程上,他始终把握住了主控权,没有受制于人,使得二次爆火呈现出与2019年的首度走红不相同的发展路径。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二次爆火是如何避开2019年爆火的终极厄运的。
沈巍一直到目前为止,他还是坚持他的露天作业的习惯,这样从四月份他被人关注之后,他一直出现在他寄住的小区公共空间内,后来受到“文赶”,他搬到小区外的马路上、田埂间,直到搬到新胜桥下,再之后,游走在乡间地头,他采取的均是无门槛的敞开应接模式,任何人都可以接触到他。
这样,他的这种不设防模式,已经达到了半年的时间。
而看看高科时代,沈巍在爆火之后,立刻被作为奇货可居的宝贝一样,给藏了起来,当时沈巍对互联网毫无经验,听任摆布,越来越被获得他的信任的身边人囚禁在亲情、友情、人情的樊篱之中,使得他与他的粉丝之间建立起了一道楚河汉界的壁垒。
他马陷西域,局守姑苏,困厄内蒙,神龙见首不见尾,尽管他还能通过直播间与他的粉丝见面,但砍掉了他的“线下”的维度,仅靠互联网的“线上”空间来维系自我的存在,导致在互联网的全国性棋局里展开了黑白厮杀,而这种搏杀的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投诉、断网、封禁,直接断了互联网的空中通道,从此沈巍犹如马失前蹄,几乎失去了活动空间,高科也由此一蹶不振,人去楼空。
二次爆火,沈巍完全重复的是第一次爆火的相同的导火线,那就是依旧利用的是实体的现实土壤,仍然依靠的是他在捡拾垃圾这一个第一次爆火时的最引动眼球的巨大反差场景。
而沈巍唯一与第一次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砍断线下的坚实存在,依然以敞开自我的方式,维系着他称之为基地的存在。
二次爆火,沈巍对文化输出的频率与功率都达到了相当惊人的高数值,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输出他的文化信息,才能让他的黑粉与白粉获得充分咀嚼的食材供应,忙不迭地吞吐沈巍反刍出的资讯,让他们的思维“脑不暇接”,从而通过“脑连续嘴的回路”,堵住他们的嘴,让导致第一次爆火骤凉的黑粉疲于奔命,跟不上自己的节奏。
比如最近红地毯风波发生后,沈巍作了一次直播发言,便将这个风波抛之身后,次日便踏上常熟之旅,又炮制出新的话题,地毯门事件便无疾而终,掀不起风浪。
前几天沈巍随从提出5万元集资买房建议,一时浊浪滔天,直接动摇根本,沈巍在两天后作了一场专程澄清之后,便引入了无锡张闻天故居拜访新的维度,再度把物议沸腾的清君侧闹腾扼杀在萌芽之中。
而一次南京之行,“反沈联盟”便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堪称奇观。
就拿国庆假期期间的八天来说,沈巍出行的时间占据了大半,有效地掌握了话语输出的主动权,不断用文化的高屋建瓴的优势,来碾压尘埃上的喧嚣嘈杂。
现在来看,困守一隅,无法动弹,是一个互联网上的大忌。
高科时代,沈巍在内蒙的时间长达七月,这一段时间内,他只是偶尔开一次播,应对网络上的纷争。在数次前往西域的这一段时间内,他也被身边人抹掉了与情怀大哥与粉丝接触的机会,从他最近的谈话中,他与晓晓之所以接近,就是他在西域那一段困守孤寂的岁月里,依靠灵魂伴侣,展开了胜利大逃亡,重获自己的命运的掌控权。
这也可以回答沈巍在刘小飞再度来到上海之后,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好马不吃回头草,古人的智慧,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当棋子陷入困顿的时候,是最为痛苦的时候。在呼和浩特买的房子,不能不说是沈巍落棋而难以运子的最为局促的尴尬。
因此,沈巍二次爆火以来,才无数次否认了固定他的基地的计划,他不想把自己困守在一隅,而事实证明,2019年他之所以越走棋子越死,与他在一个太大的棋局上,布满了难以挪动的围死且无气的棋子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注意到,二次爆火之后,沈巍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再踩前次马失前蹄的坑,努力保持自己的运棋势能的鲜活,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他到杭州重新盘活2019年的情怀大哥棋局,也意味着他开拓了一块更能畅快运行的新的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