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2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20日刊发题为《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为何如此难修复?》的文章,作者是丹尼尔·鲍勃。全文摘编如下:
供应链和原材料的不确定性以及劳动力减少是美国国防工业基础陷入困境的根源。
美国保卫自身和遏制冲突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其武器系统的先进性,还取决于武器的生产及维护能力。几十年来,美国在军事技术和起到支撑作用的工业实力方面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但如今,这种优势正在削弱——不是因为技术停滞,而是因为供应链脆弱、基础设施陈旧,以及日益依赖外国的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供应。
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是由制造商、铸造厂、供应商和技术工人组成的多层次网络,它为美军制造装备,而如今亟须重大改进。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许多承包商依赖单一来源供应商,而且几乎所有企业都受到劳动力短缺和应急生产能力有限的制约。这些短板在全球紧张局势加剧之际显现出来。
从外交政策和贸易角度来看,这一趋势令人担忧。长期以来,国家安全规划低估了经济影响力、生产能力和供应链控制权在塑造地缘政治力量方面的作用。随着商业与冲突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工业韧性必须被视为美国战略的核心要素。
美国国防生产正承受着明显压力。政府评估和独立分析都已指出存在严重风险。该行业仍过度依赖外国原材料,航空航天与国防工业四分之一的劳动力已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下游供应链依然脆弱,失去一家供应商就有可能导致复杂系统的组装陷入停滞。此外,采购流程基于“即时物流”模式,难以承受地缘政治或经济冲击。
这些问题正在多个领域显现。2024年,仅商用飞机的积压订单量就超过1.4万架。导弹系统、卫星零部件和造船业也出现了类似的瓶颈问题。
以军用飞机发动机生产为例,这是美国生产的最先进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品之一。这些发动机需要数千个精密制造的部件,包括由特殊合金和陶瓷涂层制成的零件。制造公差要求极高,而且其中许多材料依赖进口或单一供应商。
然而,全球供应链问题正日益加剧生产压力。例如,乌克兰战争扰乱了钛的供应,而钛对航空航天制造(尤其是发动机生产)至关重要。劳动力短缺问题也愈发严重,美国工厂难以找到熟练工人来替代即将退休的技术人员,这导致发动机的生产和维修被迫延迟。这些问题,再加上关键零部件依赖外国供应商的现状,可能在危机中导致飞机无法投入使用。
特朗普政府重新聚焦依赖对手获取关键原材料的风险,并倡导将制造业回流作为国家当务之急。这一转变开始将国家安全对话的重心转向工业韧性。
但还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行动。在许多领域,特别是推进系统、弹药以及下游零部件制造领域,都没有备用方案。如果一家工厂停产或关键供应商倒闭,某些系统的交付就会完全中断。而对F-35战斗机所使用的F-135发动机以及美军其他先进军机推进系统这类关键部件而言,这意味着真正的危机。
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常常被视为发挥后勤保障功能——虽然重要,但处于战略规划核心之外。这种观念已不再适用。在难以预测的全球紧张局势下,维持、扩大和调整军事生产的能力,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美国实力的上限。
与对手的战略竞争不仅关乎舰船、飞机和导弹,还关乎谁能生产、补给和支撑下去。在这样的竞争中,工业实力即国家实力。
美国仍拥有重振其国防制造业基础的资本、技术知识和人才,但留给美国的时间窗口正在缩小。(编译/刘白云)
下一篇:一亩田上市,为何让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