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印度制造业起点高于中国,如今为何落后太多?
创始人
2025-07-15 12:20:26
0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钢铁产量仅有15.8万吨。若当时要建造四个鸟巢体育场,这个钢材用量为4.2万吨/个,那么一年下来,连一把普通的菜刀都难以制造出来。彼时,中国的钢铁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大型建设需求。相比之下,1949年印度的钢产量高达134.7万吨,是中国的8.5倍之多。印度独立两年后,继承了英国殖民统治下几乎所有的工业设施,包括16座军工厂,这些工厂当时均属于国际先进水平。

事实上,英国在印度的工业投资可谓下了重本。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就开始在印度兴建现代化工厂。1928年,国际联盟正式将印度列为世界八大工业国之一。虽然二战期间,英国国力大幅衰退,无法再顾及印度,最终印度独立,但印度的工业体系在战争中几乎未遭破坏。印度独立时,其工业水平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属于高端阵营,不逊色于许多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比被战争摧毁严重的日本和德国要好得多,更别提当时的中国了。

然而,时光流逝,印度曾经领先中国的优势逐渐被甩在身后。如今中国不仅在GDP总量上远超印度,工业发展更是遥遥领先。中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能自主制造航母、五代战机、高铁、大型盾构机以及大型运输机和客机等先进装备,而印度甚至连像样的主战坦克都难以批量生产,更不用提五代战机或航母了。

印度起步虽然高于中国,但为何现在反而远远落后?历史上,中国大部分时间是大一统国家,而印度却从未真正实现过统一。印度更像是一个地理概念,区域内分布着上百个大小土邦。即便在阿育王朝和孔雀王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这些土邦的控制力都非常有限。中央政权与土邦的关系类似于春秋末期诸侯国与周天子的关系,各土邦领主世袭掌权,不受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和约束。

土邦领主之所以臣服于阿育王朝,只因当时王朝强大,一旦中央权力削弱,土邦便会反叛,形成反复无常的局面。由此可见,印度历史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反倒是英国殖民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印度的统一。英国击败西班牙后,将目光投向印度,并成立了强大的东印度公司,拥有自己的军队。进入南亚时,逐渐腐朽的莫卧儿王室察觉英国军力强劲,便开始与其合作,17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逐步沦为英国的傀儡,类似清朝晚期的状况。

1858年,莫卧儿王朝被废,英国正式殖民印度,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疆界、货币、税收、法律和国防体系。印度的买办阶层接受英式教育,成为社会精英,印度国大党实际上是英国的买办力量,随着英国衰落,这些买办脱离了宗主国,实现印度独立。相比依靠枪杆子取得政权的新中国,印度中央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权威,继承了英国以地方豪强统治基层的方式,至今仍在沿用。

印度独立初期,以语言划分为16个邦,现今印度卢比上印有包括英语在内的17种文字,显示各邦文化圈极为独立。各邦间贸易往来复杂,有时甚至需要缴纳关税。印度名义上是共和国,实质是联邦制,邦拥有极大自治权。印度的政治结构呈现“支强干弱”格局,类似一棵树,枝干细弱而树枝粗大,这导致旧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改革。

直到今天,印度仍未完成真正的土地改革,全国政府掌握的土地不足13%,大量土地集中在地方豪强手中。例如比哈尔邦,人口仅占印度总人口的4.1%,但当地地主却拥有25%的耕地。土地和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豪强掌控土地使得修建铁路、高速公路、工厂等基础设施极其困难。北印度尤其如此,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政府。尽管印度在国际上左右逢源,获得美国、西方和苏联的支持,但工业发展一直乏力。

1991年苏联解体后,印度失去重要援助国和出口市场,中央政府权威进一步削弱,国内邦数量从16个增至28个,另有7个中央直辖区。行政级别剧增,标志着中央权威的衰退。原计划建设的100个经济开发区,实际达250个,但绝大多数偏向服务业、IT和金融,制造业发展无力。印度工业占GDP比重徘徊在22%左右,而中国则高达33%,差距明显。

印度可同时获得发达国家技术设备支持,却无法成功发展军工。印度LCA战斗机、阿琼坦克等装备历经多年研发,质量却始终不达标,甚至连印军自身都对国产武器缺乏信心,更别提出口了。

印度的种姓制度为人熟知,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还有被排除在外的“不可接触者”。种姓体系细分极为复杂,甚至比现代工业目录更细。世界其他国家历史上也有类似等级制度,如元朝的四等人,古埃及的七等人,但随着社会进步,这些制度多已淡化。而印度的种姓制度则被宗教仪式极端强化,难以根除,这与英国殖民统治有深厚关联。

1914年,英国政府在印度仅派驻不到8万名官员和士兵,面对3亿人口统治压力巨大。英国采用包税制,将基层治权承包给地方豪强(柴明达尔),豪强负责征税并与英国分成,实际管理方法不受限制,豪强借机强化种姓等级,将人分得更加细致。

印度独立后虽名义废除种姓制度,但实质影响依旧深远。据统计,人口不到4%的婆罗门阶层占有司法职务70%和国会席位一半以上。英国殖民者曾言,印度最多算1亿人口,其他人不被视为“人”。印度海军舰船上,除了官兵,还有一批杂役被称为奴隶(slave),这些人生活条件极差,连基本设施都没有。

印度社会贫富差距巨大,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均衡。富裕家庭接受精英教育,穷人只能依赖政府提供的免费教育,但经费极为有限,难以培养出大量人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报告,印度成人文盲达2.87亿,占全球文盲总数的37%。基础教育缺失直接导致缺乏合格产业工人。即便工程师设计再优秀,工人若无法理解图纸,制造质量难以保证。

高种姓家庭子女通常避开工科,传统观念中,体力劳动被视为低贱,婆罗门阶层更认为任何体力劳动都不体面。这也解释了为何印度人口众多,却在奥运会上金牌寥寥无几。富人不重视体育,穷人难以负担运动开销。缺乏合格工人,工业体系失去根基,高种姓又不愿从事制造业,导致印度制造水平难以提升。

质量问题长期困扰印度军工。比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虽获得法国达索和俄罗斯苏霍伊的技术支持,修理的战机仍难保证质量,造成印军战机频繁坠毁。民用领域同样表现不佳,印度塔塔集团为苹果手机生产的外壳良品率仅50%,而苹果手机外壳制造技术并不复杂。复杂产品即使能生产,良品率低下,使印度制造业难以盈利,手机市场主要被外国品牌占据。

当然,限制印度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此处不再详述。总的来说,我们既不能小觑印度,也无需过度恐惧,因为印度面临的结构性难题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虹口区尝试让教师从AI“使用者... 教师是否会被AI取代呢?近日,以“融合与创生:AI驱动的教育变革”为主题的第三届北外滩教育发展论坛在...
中化国际明起停牌 拟发行股份购...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5日讯 中化国际(600500.SH)今日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国蓝星...
中国人寿再次宣布清仓杭州银行   来源:财经众议院  7月15日晚间,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下的股东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销量暴增3倍后 黑龙江现... 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25天内要完成9955台空调安装调试;空调送货及安装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快手电商“西北集运”扩容 青甘...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快手电商宣布将“西北集运”服务范围扩展至青海、甘肃、宁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