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热议伊朗是否有意购买中国的歼-10战斗机。可以明确的是,若伊朗不解决自身的内部矛盾,亦不放弃对美国的幻想,那么即便再先进的武器也只是变成烘烤火柴的工具。换句话说,如果伊朗依旧如往常那样,尚未开战就考虑向敌低头,就算哪吒亲自出手也无济于事。
伊朗,这个国家一直以来对自身的地位自视甚高,始终觉得自己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极为不屑,渴望购买欧美产品,却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如愿,只能独自闭门造车,研制出一些四不像的武器。最终的结果是,他们被美以联军压制得毫无还手之力,美以战机在伊朗上空肆无忌惮,伊朗连个身影也未能瞥见。要说伊朗人民对此不急切,显然是对的情形产生了误解。
在目睹印巴空战的结果后,伊朗对歼-10的兴趣倍增,然而出于面子问题,他们又难以直言表露。经历了这次美以无情的打击,结合伊朗国防部长对中国军事装备的视察,令他们对中式武器的认知焕然一新,因此将引进中国武器提上了议程。
不过,就当前的情况而言,虽然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主张抵抗外敌入侵,但投降派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国精神领袖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令人难以捉摸。在这种情况下,常言道“好言难劝该死鬼”,即便是卖给伊朗歼-10,亦无法拯救他们。如果缺乏团结一致、共同抵抗侵略的决心,缺少破釜沉舟的勇气,那么再先进的武器在他们手中也不过是无用之物。
倘若在此时售卖给伊朗歼-10,刚落地的飞机就可能被潜伏在伊朗境内的以色列摩萨德间谍所掌控,他们早已将情报及时传递回以色列,最终导致这款战机的价值和声誉被彻底击毁。若出现这样的局面,西方国家将会抓住机会贬低中式装备。总而言之,要想让伊朗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必须首先解决国内的种种问题,统一舆论与决策。否则,无异于空谈。
更何况,即便我们愿意向伊朗出售歼-10,他们的经济能力也未必能支撑这笔交易。眼下他们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进行采购,企图以石油进行物物交换,但对我们而言,这样的交易风险极大,过去的教训太多,让人心有余悸。
即使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伊朗将飞机购回后,也不是立刻就能具备空战能力。培养飞行员和组织战术训练都需要时间,估计十个月到一年期间,他们的军事态势可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到那时,即便能够将飞机飞上天,实战水平也可能止步于如同印度一般。
同时,现代战斗机作为一个武器系统,单靠一架歼-10战斗机是不够的,作战能力的发挥还需依赖防空系统和空战指挥系统的支持。这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各军种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这种战斗素养并非短期内容易培养。
因此,伊朗这种匆忙求助的决定实在是毫无意义。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我们在这一时刻并不会把战机出售给他们。我们的立场始终是不会向任何冲突中的各方出售武器,若此时贸然出售装备,分明是给敌人可乘之机,绝对是愚蠢之举。更何况,若伊朗迫切拉上战场,未经过磨合和训练,即使拥有再好的武器,也无法发挥其作用,一旦战败,对我们装备的市场声誉将造成严重影响。
希望伊朗能够在这次教训中彻底觉醒,等到战争真正结束后,能够坐下来与我们进行深入的沟通,共同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