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清远发布
侧摔、抱提、过肩摔
“砰、砰砰、砰……”
身体撞击摔跤垫的声音
响彻市体校摔跤训练馆
……
清远市体育学校内,学生们正在训练。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在市体校教练的指导下,一群清远摔跤少年每天都会在此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摔跤对抗训练,一次次虚晃、出击,与对手角力,一遍又一遍的摔倒和被摔倒,从不断重复的动作中改进每一个细节,力争明年在茂名举行的省运会上“一摔成名”。
冠军都是在被摔倒中成长的
“使劲,再稳一点!”在训练馆内,市体校摔跤队的运动员们进行着激烈的对抗训练,一招一式都十分投入,教练盘清用大嗓门朝着队员们喊着,耐心细致地纠正他们的动作。一番博弈下来,不到半小时每个人汗水就打湿了摔跤垫。
“每一个摔跤冠军,都是在被摔倒中成长的。摔跤是一个讲究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的综合性对抗项目,要取得好成绩唯有孜孜不倦,埋头苦练,特别是耐得住摔打。”盘清介绍,在市体校,摔跤队员们生活非常简单,早上6点起床,上午训练、下午训练,每天经历最多的便是被摔打。这些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孩子,每年有300天在刻苦训练,每天都要上百次被摔倒。
“刚开始被摔时候挺痛的,现在练了五年,早就适应了,但每天高强度训练还是非常累的”,这是市体校初三学生黄俊伟从连州龙坪中心小学被选进摔跤队以来最真实的感受,每次训练结束,黄俊伟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但他仍每天坚持训练。“现在多吃一点苦,赛场上就多一点优势。” 黄俊伟告诉记者,“明年就是省运会了,没有人不想成为冠军。虽然说之前比赛有过失利的经历,不过‘摔跤’了站起来就好了,不断地摔倒、站起,这才是体育。”
与黄俊伟一样,同样是在连州被选上市体校的黄锦豪练习过田径、足球等多个项目,但最终选择了摔跤。“刚开始那两年就是脚下的这些摔跤垫,让我体会到了电影里的血性,教会我坚强,学会追逐赛场上那个不服输的自己。”
清远市体育学校内,学生们正在训练。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黄锦豪如今已成为市体校摔跤队的主力选手,明年将登上省运会舞台。这几年的训练,他不仅身体强壮了,还领悟到勤勉、拼搏的精神。每天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体育训练,一个月有时候也回不了一次家里……外人看似单调乏味的训练生活,在这名小摔跤手的眼里却生动有趣:“我想在明年省运会上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并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考取体育院校,走出属于自己的摔跤人生”。
“摔跤不仅仅是一项运动,也不是每个人都是省运会冠军,我们将摔跤运动中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希望更多学生通过摔跤收获抗挫折能力,强健体魄,找到自信,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市体校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帮孩子大多数是从全市各地乡镇选上来,摔跤运动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行,也能走出自己一片天”。
摔跤是一项双向选择的运动
52 岁的盘清在摔跤队员眼里是个不苟言笑的严师,运动员在训练场上动作一旦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完成,就会被他用那超高分贝的标志性呐喊声纠正,有时候甚至会亲自下场把队员摔个明白。
从15岁开始学摔跤,退役后做教练的盘清现在除了负责日常训练之外还会到各县(市、区)选苗。要想培养运动员,先要找到好苗子。在选材过程中,盘清每年都会发现一些有天赋的摔跤苗子,但是不少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摔摔打打,不同意孩子加入市体校摔跤队。
清远市体育学校内,学生们正在训练。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我们看中的苗子家里人不同意情况下也不能强求别人来训练,但是有些没看中的家里人却执意要送进体校试试”,盘清说,摔跤是一项双向选择的运动,身体条件不行,没有天赋情况下,不是说努力就一定会有成绩的。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前途,市体校通常在试训后把不适合的学生退回原籍。
已经在市体校训练生活五年的黄俊伟对此深有感触:“来我们这里训练的新人每年都不少,但每年都有人离开,离开的原因都是教练发现他们不再适合练习摔跤。这也成为激励我更努力训练的动力,因为我怕下一个被退回去拿着行李离开宿舍的是我自己”。
在训练馆里,身高只有1.3米,身材瘦小的10岁女孩覃君儿是选材中的特例,来自清城区横荷街道赤岗小学四年级的她通过刷手机视频爱上摔跤,主动要求父母把自己送到市体校练习摔跤。
“她刚来学校训练的时候哭了两个星期,但是因为热爱,没有把学校里遇到的困难告诉父母。之后通过几个月的训练,我们发现她学习能力很强,只要看一眼师姐们的动作就学会了,还不怕吃苦,训练时候比男孩子还猛”,市体校摔跤教练廖东华认为像覃君儿这种有点天赋又自动“送上门”来的好苗子太少了,更多时候还是看到好苗子却无法带回。
清远市体育学校内,学生们正在训练。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清远市体校摔跤队自2002年成立后,每届省运会都能争金夺银,整体实力在全省前列,一批又一批运动员通过摔跤考取了自己心仪大学。在摔跤这条路上,市体校的孩子们一直在前进着。无论是黄俊伟、黄锦豪还是覃君儿,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摔跤有多么辛苦,这些年纪不大但心智成熟的孩子不曾放弃,在训练场上不断用汗水浇筑着自己的体育梦。
延伸阅读:中国式摔跤比赛这样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中国式摔跤项目决赛于2025年7月24日至7月25日在清远体育中心体育馆激情开赛。与奥运会上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不同的是,中国式摔跤的跤服设计独具特色,运动员上身穿着由短袖多层棉布制成的特色跤服,系腰带以显身形,下身则配以长裤和跤鞋,既实用又彰显风采。相较之下,古典式和自由式摔跤则多穿着背心与裤衩相连的紧身跤服,更侧重于运动性能。
作为中国古老的运动项目,中国式摔跤有其独特的比赛规则。得分规则强调将对方摔到膝部或以上,同时不允许倒地得分。比赛中,选手们不得抓住裩儿或拽起袴儿,但可以使用直拳和脚剪等动作。
此外,中国式摔跤的得分规则也与其他摔跤项目有所不同,一旦选手三点着地,即被判定为输。得分标准包括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四种情况。比赛形式采用单败淘汰赛制,每场比赛分3局,每局净摔3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运动员仅允许站立摔法,摔倒后立即停止并重新开始比赛。
清远发布编辑部来源:新清远 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