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和乾隆谈贸易制度为何谈崩?马戛尔尼肯下跪清朝会打开国门吗? 马戛尔尼访问乾隆是哪一年 马戛尔尼访华后对乾隆朝的评价
创始人
2025-11-21 13:40:49

马戛尔尼和乾隆谈贸易制度为何谈崩?马戛尔尼肯下跪清朝会打开国门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1793年8月,英国使团在马戛尔尼伯爵的带领下抵达中国。使团对外宣称来华是为了给乾隆皇帝贺寿,真实目的则是希望清朝方面能取消种种贸易限制,让更多英国产品能流入中国市场。

最初阶段,使团得到了清朝官员的热情接待。然而在使团觐见乾隆皇帝的时候,双方却因一个礼节性问题闹僵了。清朝方面要求马戛尔尼在乾隆皇帝面前必须行三跪九叩大礼,马戛尔尼则表示只能像觐见英国国王一样,行单膝下跪之礼。结果中英双方还没进入正式谈判阶段就因为这个跪还是不跪,以及用什么方式下跪的问题而谈崩了。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最终以失败告终,后世有不少人将这一事件与后来清朝落后联系到了一起,这些人认为清朝统治者迂腐至极,为了毫不重要的繁文缛节而错失一次转型的重大机遇。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当时马戛尔尼同意下跪并行三跪九叩之礼,清朝就会打开国门做生意,进而与世界接轨吗?其实不然。

当时的清朝精英阶层认为,无论奇珍异宝还是知识学问,清朝都应有尽有,即便他国有清朝没有的物品,那也不过是奇技淫巧,没什么可稀罕的。由于各国渴望与清朝通商,所以清朝人不把通商看作普通的经济交换,而称之为“朝贡”,以示他国承认清朝的至尊地位。

清朝通过朝贡贸易让周边国家获得好处来换取他们承认大清的宗主国地位。清朝对这些藩属国的态度是尽量给予公正,但不是平等。至于远方那些知之甚少的外夷,如欧洲人,清朝虽以礼相待,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疏远。他们几乎没有兴趣让外夷皈依中国文化。

清朝人认为,外国使者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文明教化”。皇帝接见他们体现了对“远涉来客推恩加礼”。使者奉上贡品表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双方虽然也是礼尚往来,但尊卑的秩序却是绝对不容许挑战的。

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期间还出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小插曲。乾隆皇帝赐给马戛尔尼及其随行礼物后,“又将自己桌子上的几道菜赐予我们”,随后礼节性地“亲手给我们每个人斟了一杯温酒,我们随即在皇帝面前一饮而尽”。可事实上,皇帝亲自斟酒属当年汉朝对待蛮夷的“五饵”怀柔政策之一,而并非如同马戛尔尼所认为的是出于礼节性。

因此即便马戛尔尼为了达成使命甘愿放下尊严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但结果也不会有太大改变。清朝可能会答应放宽贸易限制,但绝不可能同意:在北京设立常驻大使、自由贸易、开放更多通商口岸等请求。因为在清朝人的眼中,外夷只能接受天朝的赠予,但没资格同天朝谈条件。

事实上,就在马戛尔尼使团离开两年后,荷兰使团也抵达了中国。荷兰使节并没有像马戛尔尼那样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而是在清朝宫廷里频频行三跪九叩大礼,清朝皇帝也给予了这位“懂事”的外夷非常丰厚的馈赠。然而事后,清朝依旧没有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仍沉浸在“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幻想之中。

1840年,中英双方因鸦片贸易问题引发了战争。英国军舰用强大的火力轻松击溃清朝军队,强行叩开了清朝的国门,清朝人这才感到如梦初醒,然而为时晚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价值ET... 格隆汇11月21日|美股昨夜上演过山车行情,日韩股市开盘跳水,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科技成长板块经历...
中越北部湾第39次联合巡逻圆满...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广州11月21日电(杨晓敏、张彬)根据中越两军相关协议和年度计划安排,11月19日...
大理发文禁止盗采后,收到一封道... (来源:上观新闻)11月19日,大理市苍山分局、公安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局和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大理分局...
四川成渝跌2.15%,成交额6... 11月21日,四川成渝盘中下跌2.15%,截至14:25,报5.92元/股,成交6060.73万元,...
吉林敖东股价跌5.09%,银华... 11月21日,吉林敖东跌5.09%,截至发稿,报19.00元/股,成交4.83亿元,换手率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