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中最强的考生 在考官眼皮底下替8个人答完考题 古代科举考试考得最多的人 古代科举考试年龄最大考生
创始人
2025-10-06 21:41:24
0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最强的考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中国馆的历史上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它始于隋,止于清末,前后历经一千多年,为朝廷选拔、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弊并非现代独有,在古代,就有许多学子禁不住“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诱惑,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考场作弊手段。这些作弊手段与现今的高科技相比,一点都不逊色。

古人的创造力很多时候超过了现代人,其中作弊现象最严重的是在唐朝。那时不论是高干子弟,还是平民百姓,都精于作弊技术。其中以著名的大诗人温庭筠为一绝,即使在主考官的重点盯防下,他依然可以替好几个人写完试卷,然后全身而退。温庭筠在当时的作弊界内,无人能与他抗衡,可以说是古代科举中的最强考生了。

他的作弊技巧高超。到底有多高超呢?首先是他的成文速度十分快,而且作弊的手段十分隐蔽,让人无法看出。温庭筠因为诗才了得,早就名满天下。公元858年的科举,他报名参加,为了防止他帮助其他人作弊,几个主考官都看着他,而且还专门把他的座位单独调出。在众目睽睽之下,温庭筠答完考题,起身离去。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同时为八位考生写完了卷子。在短短时间内,他可以快速答完八篇考题,这让主考官们十分费解,而这也成了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科举的延续,作弊的手法和方式也在不断出新,从现在出土的不少文物中就可以看出,古代人的作弊技巧不亚于现代人。

如天津一青年收藏了一套完整的清朝道光年间考试作弊工具。这套作弊工具共9卷本,均长4.5厘米,宽3.8厘米,厚0.5厘米。每卷本内约有10余篇文章,共10多万字,并配有一双可将卷本藏匿于鞋内底层的加厚底男布鞋。让人称奇的是卷本内文字约有1毫米见方,由牛角刻版印刷而成,可见当时作弊手段高超,已经形成规模。另外,在一场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清朝末年间的“作弊坎肩”,在坎肩上面,有用毛笔抄写的四书五经。

坎肩看上去是用麻布做的,尺寸不大,可以推测这件坎肩的主人并不胖,个头也就一米七左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的视力一定特别好,坎肩上的字最大也不过三四毫米宽,有观众试图辨认一下,结果读两个字就串行了。现场还出现另外两件“挟带品”,都是一尺见方的绢,上面同样抄满文字,其中一块正反面都是字,而且字体更加小。

据有关专家说,这样的“挟带”以前听说过,但是将“挟带”做成坎肩儿样式的极为少见,目前存世的则更为稀少。从这三件“挟带”上可以看出,清朝末年的政治腐败,让企图入仕的各位举人煞费苦心。小编也是佩服啊,这些作弊器具让今人大跌眼镜,手艺之精,用心之巧,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在科举制度已灭亡的今天,作弊行为依旧活跃在考场之中,这期间的传承关系实难理清。不知道各位网友怎么看,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

【素材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乌... 乌克兰的2S22“博格达纳”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无论是其研制过程中,还是装备部队之后,似乎都缺乏官...
许我耀眼原著:许妍于一鸣酒后乱... 《许我耀眼》剧版里,方妤是沈皓明的初恋,沈皓明是许妍的初恋,许妍是于一鸣的初恋,于一鸣是乔琳的初恋,...
2025国庆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 国庆档电影热度持续攀升,《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等多部影片为观众...
大学班主任工作计划表最新或20... 努力做到最好,把09会计八、九班建设成为学院的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