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号携转”争议频频出现 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 靓号携转最近怎么处罚 靓号携转监管不力
创始人
2025-09-29 12:50:14
0

靓号转网起争议

2019年11月底,“携号转网”服务在全国上线。但在办理此服务的过程中,围绕“靓号携转”的争议频频出现。近日,山西太原的杨先生在办理“携号转网”服务时就被告知,自己的手机号码存在有效期20年的靓号协议,要转出的话需要缴纳违约金1.8万余元。

加大处罚力度

工信部明文规定手机号码不能买卖,所以预存话费模式成了规避规定的手段。根据运营商提供的靓号格式合同,合约年限动辄长达三四十年,有的长达99年,甚至终身不得更换套餐。这是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也属于显失公允的合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对借“靓号”敛财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检察院 刘小刚

物权债权分离

手机号码上实际存在号码本身的物权和需要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债权。由于手机靓号的特殊性和稀缺性,运营商一般是用保底消费来提高债权成本,以实现手机靓号的价值,但靓号的价值应当体现在其自身的物权价值上。因此通过提高服务债权成本来实现其号码本身的物权价值,很明显是不合适的。要解决靓号保底消费和靓号转网索违约金问题,应当实行手机号码物权和债权分离的运营政策。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交管局 别道军

转变消费观念

“携号转网”是惠民之举,却也有无法回避的问题:一则靓号转入转出均有门槛;二则“靓号难转网”暴露历史遗留问题;三则靓号转网梗阻需细则打通。笔者认为,应明确码号资源的规范管理和运营商的经营边界,对于靓号需及时制定相关规则。同时,消费者也要转变观念,不盲目跟风追求靓号,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毕竟靓号并不存在附加服务。

陕西省兴平市检察院 郭晓慧

慎重权衡利弊

面对运营商提出的有关“靓号携转”的先决条件,作为用户,需要判断该先决条件是否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是否符合运营商公布的携号转网操作细则以及是否有相关合同依据。如果先决条件均不符合上述3项条件,则用户可以明确拒绝,并且可以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利。否则,用户需要权衡利弊,慎重决断。

福建名仕律师事务所 张作农

【编辑:罗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西夏不向西边扩张 反而选... 要说哪个朝代外敌最多,宋朝绝对能排在前三,北宋南宋,边疆不太平。说起来,我们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辽金...
AI技术重构数字贸易链路 赋能...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29日电(奚金燕)全球数字贸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安全、高效、合规的数字信任基石。在...
北中医深圳医院:“AI+中医”... “艾灸机器人借助3D视觉系统精准识别穴位,自动施灸并智能除灰”“交互终端的虚拟人可以依据医疗知识图谱...
开源证券:首次覆盖雷神科技给予...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诸海滨近期对雷神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专注全场景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