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阅读练习翻译和答案 长安秋夜文言文阅读答案 长安晚秋练习答案
创始人
2025-07-18 16:40:30
0

《长安晚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这首诗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之情。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不得志,思归之愁)

凄凉(秋意的清冷衬托心境的凄凉)

3诗人围绕标题“长安晚秋”描写了那些景物?

明确:云物,宫阙,残星,雁,长笛,人,楼,菊,莲,鲈鱼。

4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明确:整体和局部结合。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远眺,眼前凄清的云雾缓缓飘游,楼阁高耸,好像触动了高高的秋空。颔联,颈联写局部之景。

俯仰结合。仰观残星,秋雁。俯察紫菊,莲花

声色,动静结合。“残星”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

选景典型。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拂晓天空的最优特征的景象。紫菊半开,红莲凋谢,也是深秋时令的景色。

5“紫菊”和“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明确:移情入景,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景色,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堂的莲花,使人产生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蓠畔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6尾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明确:用典。“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的事,表示对故园之情和隐退之思,“戴南冠学楚囚”用春秋钟仪的事表明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泓德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季报解读... 2025 年第 2 季度,泓德数字经济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出份额赎回与净值增长的双重特征。本...
基石投资触及举牌线,泰康人寿1...   来源:蓝鲸新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日,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泰康人寿”)披露举...
盘前:道指期货涨0.13% 美...   周五全球股市延续涨势,因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韧性的信心增强,同时,乐观的企业盈利提振了风险偏好。标普...
低碳环保低碳生活标语[中英文]... 1、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I start from a low-carbon life2、同享低碳...
绿色环保宣传口号[30条] 绿... 1、倡导绿色生活,争做环保先锋2、建设绿色家园 倡导生态文明3、关心环保 从现在做起 支持环保 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