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3(历届)自招政策改革8大变化如何应对 2019自招新政 2018自招政策解读
创始人
2025-07-10 08:21:20
0

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在以往中备受关注的“校荐”就没有了吗?同样优质的学生该如何申报自主招生?其实,我们分析猜想,虽然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但不代表中学不能向高校推荐优质考生。也就是说,中学会参考往年本校所能拿到某所高校给与的校荐名额,会推荐一定数量的优质学生,也变相与算是“校荐”。还有一种情况,即便中学不这样做,高校在具体的招生章程中,也会设定一定的“门槛”,让部分优质学生“跳到自己的碗里来。”

 变化六:自招联盟取消不代表不合作,填报志愿也有启示

  在之前的自招改革中,已经明确了最新或2023(历届)自主招生铁定取消联盟,也就是往年的“北约”、“华约”、“卓越”、“学院路”等联盟将不复存在,而各个高校也将改为单兵作战。但是,取消了自招的联盟,并不意味着这些联盟不合作。

  在今年10月17日,卓越联盟最新或2023(历届)校长联席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会议确定,将根据联盟各校的任务分工,由各牵头学校负责,对联盟各合作领域工作进行梳理,在校长联席会议期间总结汇报。会议还明确,联盟将继续秉承“追求卓越、资源共享”的原则,每年打造一至两个中心工作,形成合力,重点推进。

  另外一个给我们家长的启示是什么?也就是在最终的填报志愿中,对于关注人文社会学科的考生,可以更多考虑“北约”阵营的高校,对于关注工科的考生,可以更多考虑“华约”和“卓越”联盟的高校。当然,关注行业黄埔院校,就可以考虑“学院路”院校联盟。当初结盟合作,是有其原因的。

  变化七:高考后的考核明确,录取要求框定

  这次教育部《意见》也明确了最新或2023(历届)自主招生高考后的考核要求,“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简便、规范的考核方式。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

  据此,我们分析认为在最新或2023(历届)自主招生改革动作之大,时间之紧的情况下,大多数高校最多也就考核一门,甚至不考笔试,更多看重平时的综合表现、成绩以及面试。而且即便考核,也很可能按照不同学科的特色设置不同的自主招生考试方式。比如,数学系的考生由数学系来测试,文学系的考生由文学系来测试。武汉大学已表示会采用此种模式。

  此外,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试点高校要在各省高考成绩公布前(最晚6月22日前),确定入选资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水库调度... 转自:财联社【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水库调度结束】财联社7月10日电,据水利部消息,7月10日9时,...
华测检测(300012.SZ)... 华测检测(300012.SZ)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胰岛素治疗新突破:一周一针的依... 2024年底,全球首个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在中国上市,标志着糖尿病治疗进入“周制剂时代”。7天...
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市场预期下...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比特币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北京时间7月10日凌晨,比...
龚正市长会见英国保诚集团首席执... 转自:上观新闻上海市市长龚正今天(7月10日)会见了英国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华康尧一行。龚正说,当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