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 王维祎)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传统消费增长引擎承压的同时,新世代消费者崛起,兴趣消费、区域经济等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寻找消费力”成为业界焦点议题。5月28日,在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上,在致辞环节,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坚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以“创新消费力”为支点,撬动市场资源高效流通、区域协同互促共进,为全国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北京样本”。
北京市创新商品消费新供给,夯实统一大市场根基。姚珂表示,北京市家电、汽车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成效持续显现。目前,北京老字号总数已达274家。近年来,北京平均每年吸引落地品牌首店近千家。北京企业泡泡玛特海外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
北京市创新融合消费新场景,构建统一大市场生态。据介绍,北京目前已经打造“街区、近山、亲水、演艺、赛事、数字、夜间”融合矩阵,推出亮马河风情水岸等百余个融合消费场景。资源联动提升融合效应,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光影票根”激活消费,“看见殷商”大展凭票根一站式逛吃通州。
北京市创新迭代消费新模式,提升统一大市场活力。姚珂表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应用创新,备案大模型超百款领跑全国,打造首钢一高炉科幻乐园,举办全国首场数字音乐会、机器人马拉松。北京市直播电商集聚发展,2024年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超4成。同时,北京塑造时尚潮流风向标,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时装周影响力持续提升,一些非标商业新模式加速涌现。
北京市创新优化消费新环境,护航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政策角度,姚珂表示,以“北京服务”为标杆,北京建立大型活动综合服务保障协调机制,办理时限压缩超80%。以政策创新为突破,北京对商圈文体融合、餐饮进公园、景区等给予资金扶持。以便利开放为关键,北京主要商圈已完善多语种服务、跨境支付设施,首批三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启动试运营,2024年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9倍,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先后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发展形势更为深刻的把握,也为我们推动消费提振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提供了重要机遇。
姚珂透露,北京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六个方面提出20余项政策措施,政策拟于近期发布,全力做好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这篇大文章。
消费连接民生,联通世界;开放推动发展,更引领未来。面对新消费浪潮与市场变革的大环境和形势,姚珂表示,希望商业企业从三方面把握大局,开拓新局。一是主动以创新重塑供给,做强消费“向新力”。二是主动以开放打破边界,融入国内“循环”。三是主动以责任引领变革,激活发展“可持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