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美萍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有幸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重要荣誉,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成为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亲历者,深感荣幸。”近日,江苏省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市特检院”)党总支副书记、电梯检验一部部长庆光蔚在参加全国总工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时表示,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一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最大的热情投入特检工作,永葆创新创造活力,奋发进取,展现劳动风采,创造时代荣光。
特种设备,听起来陌生,但一提电梯、起重机、游乐设施、锅炉,人们便觉熟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种设备之所以姓“特”,是因为这些设备具有高压、高温、高空、高速“四高”特征。而南京市特检院就是从事特种设备法定检验和研究的技术机构,承担着20余万台/件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在国家、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及高铁、桥隧等重大建设工程中,以庆光蔚为代表的特检人坚守在第一线,守护着特设安全。
珍惜加入特检行列的机遇
庆光蔚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恰逢五四青年节。她笑言,这注定是个青春燃烧的开始。刚毕业的她,曾被在航空航天院所工作的同学嘲笑“搞不了飞机才去搞电梯”。但庆光蔚不这么想。彼时的南京市特检院科研刚起步,她所在的科研团队只有3个人,条件差、基础弱,没有实验室,所有装备就一个检验箱。就这样,她开启了漫漫科研路。
庆光蔚在进入南京市特检院之前,已经了解到特检工作很苦,她在招聘简介中也看到“高空作业,适宜男性”等要求。但入职之后才真切体味到,这种“苦”一般人真吃不了。平常工作的场景一般是夏日地面温度达50℃的大型桥梁施工现场,50米高的港口起重机上,被几千摄氏度钢水热气熏蒸的冶金起重机旁,潮湿闷热的电梯井道和底坑,冬季大风凛冽的城际铁路桥梁架设现场……然而,这样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吓倒庆光蔚。她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待就是几小时;上厕所不方便,她就不喝水;第一次爬高心里发怵,她就天天练习……
在这样的条件下搞科研,庆光蔚一干就是15年。从0到1的过程,要比从1到10更难。15年如一日潜心科研的经历,让她的专业功底与职业素养变得更扎实,而无数次面对不可能和不好办时的攻坚,塑造了她永不退缩、坚韧不拔的品格。在困难中奋斗,也铺就了不一样的特检科研路。
在亲身见证南京市特检院飞速发展的巨变中,庆光蔚始终深耕于科研前沿和一线,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凡。她累计获得各级科技奖励11项,获专利授权20项,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1篇,参编著作2部,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
在平凡的舞台上“长袖善舞”
看似平凡的事业平台,似乎没有很好的职业前景,但在庆光蔚看来,珍惜平台,做到极致,让平凡的自己“长袖善舞”,它就会变成展示青春之美的最好舞台。在新时代,政府职能的转变对技术支撑的需求更加迫切。政府想支持老旧电梯更新改造,但苦于无评判依据。为此,庆光蔚担任第一起草人,编制了江苏省地方标准《电梯安全评价规范》。后来,该标准转化为国家层面的评估导则,累计支持1.1万台老旧电梯完成更新改造。
舞台上的舞蹈看着美,背后却充满艰辛。做科研项目时,为了尽快出成果,防范同类安全事故发生,庆光蔚在寒风中爬上户外的架桥机进行检测,在上边一干就是几个小时。饿了就扒拉几口盒饭,冷了、累了就唱唱歌给自己鼓劲。完活后手脚已经冰凉,睫毛上挂着白霜。原计划用时一年的研发项目,她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并成功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15年间,庆光蔚直接服务华东地区首个智能制造产业国家智能测控产品质检中心和9个江苏省科技平台建设,参与28项省部级项目攻关。她的答卷越来越厚,越来越重。南京市承担全国首批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她参与研究按需维保质量层次化评价指标,经受住多轮专家论证,被市场监管总局全项采纳并发文推广;参与修订全国第一部电梯地方性法规《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将“建设智慧电梯平台”“推动电梯配备物联网运行监测装置”等条款写入其中。多年的研究成果在该法规中固化,是对其科技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最好评价。
当好特检战线模范排头兵
庆光蔚曾这样评价特检人的职责——如果你知道电梯是使用人次远超地铁、公交的交通工具,知道实体经济广泛用到的起重机,用于天然气、石油运输的工业管道,假期玩的过山车、索道都是特种设备,你就会明白特检人的职责有多重要,责任有多重大。
15年里,庆光蔚见过特种设备事故现场的一片狼藉,见过乘客被困电梯求救时的心急如焚,每次都让她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她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尽自己的努力守护人民群众“出行的第一步”和“回家的最后一步”。
为了这份责任,庆光蔚始终与时俱进,紧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将新技术与特种设备监管相结合,坚持在传统行业中走新路、出新意。
“如果您被困电梯,请拨打96333。”这句公益广告语经常挂在庆光蔚嘴边。现在,江苏省96333热线实现全省近100万台电梯数据全覆盖。96333看似简单的一个号码,其背后却是海量电梯数据的归集、清理,是各地不同模式的协调归并,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它有大数据算法优化过的应急调度流程、精确计算的救援路径规划和数据挖掘支撑的故障快速排除方法,凭借这些硬核技术支撑,在江苏南京,96333热线求援平台将国家要求的30分钟困人救援到场时间缩短到10分钟。
庆光蔚为自己能参与到构建先进的96333热线求援平台而感到自豪。她熟悉该平台每个接口、菜单和命令,那是一幅幅用大数据算法画出的美妙曲线图。几年中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沉淀出的平台建设重要成果——“电梯应急处置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分析决策技术研究应用”(南京市特检院独立完成),获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我最在意的不是成果的轻重、荣誉的多少,而是每一次突破都能带来特设安全水平的提升。”庆光蔚说,这背后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闪光。
多年来,庆光蔚始终如一,烈日寒风中为了城市安全默默守护,重大攻坚时为了监管创新勇于担当。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常挂嘴边的“四特”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行程万里,初心不变。面向未来,庆光蔚表示,要当好模范排头兵,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解最难的考题、乐于做最优的服务,奋力书写南京市场监管现代化崭新答卷。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