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不仅主办地北京备受瞩目,广东、山东、四川、江苏等地也因电影政策与重点项目引人关注。近年来,影视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愈加显著,如何既让区域经济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又让影视产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值得探讨。
区域经济离不开文化积淀、社会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协同作用,我国地大物博、千域千貌,从故事创意到拍摄创作等各个环节,都能为影视产业精品化、差异化发展提供丰厚基础。然而,有些地方一味追求影视热,忽略了自身特色,缺乏长远有效的规划,盲目开展跨界合作,大搞影视拍摄基地建设,各类低质或烂尾项目,不仅难以通过影视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既要提高对“影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也要增强因地制宜整合影视与区域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从区域特色中挖宝,影视项目更有竞争力。成功的影视项目,往往生长于各地文化沃土,既需要投资支持、硬件支撑,也离不开人文气韵和精神共鸣。面对愈加激烈的竞争,挖掘好区域特色,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时机顺势而为,才能更具文化感召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深耕自身优势资源,以鲜明特色吸引影视资源双向奔赴。比如,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契机,根植岭南文化深厚底蕴,结合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出特色突出的影视精品,有效带动了经济增收与文化传播。再如,江苏昆山周庄镇,从本地古风特色着手建设宋代实景基地,全面构建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IP衍生于一体的影视产业链,2024年实现营收5亿元。
以影视合作为纽带,区域经济增添新活力。优质的影视项目不仅是合作共赢的邀请函,也是提升区域影响力的宣传片。不少地方由影视拍摄地变为旅行目的地,文旅、餐饮等业态更加红火。除了与外地影视资源合作,各地可通过加强院校建设、设立合作平台等方式,培育本地影视资源茁壮成长。比如,四川成都构建“平台+内容+基地+智库”体系,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携手业内资源成立中国电影投融资研究院助力行业发展,当前,成都影视行业从业人员超10万人。而全国青年剧作计划在江苏无锡落地,将对青年人才投身影视创作予以扶持。
影视与区域经济互促共进,不仅是产业协作、业态交融的必然趋势,也承载着文化传承、社会创新的时代需求。深耕特色、合理布局、扎实推进,以影视精品汇聚各地经济与文化合力,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