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相城区,法治的力量如春日暖阳,无声却有力地浸润着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保障民生的坚实后盾,更是全面依法治国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今年以来,相城区司法局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融入城市发展脉络,让公共法律服务化身企业发展的“护航员”、百姓身边的“及时雨”、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奋力书写着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法治护航企业
点燃发展“强引擎”
在载合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菜单式送法入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江苏同益大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奚英化身“法律翻译官”,把晦涩的新公司法条文转化成企业治理的“实用攻略”;上海融力天闻(苏州)律师事务所的林中领律师则变身“知识产权卫士”,用鲜活案例拆解专利侵权风险。“以前觉得法律离企业远,今天才发现法律能帮助解决经营难题,太实用了!”参会企业代表的感叹,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共同心声。
这仅仅是相城法治赋能产业的冰山一角。围绕智能车联网、数字金融等“3+3+X”产业体系,相城区打出法律服务“组合拳”。在数字经济法律服务产品大赛中,15个“爆款”法律产品脱颖而出,为数据安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撑起了法治“保护伞”。“送法入企”活动马不停蹄,7场活动足迹遍布园区车间,靶向解决企业各类法律症结,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纵深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白名单指引明晰执法规范,18家企业监测点动态监测反馈,有效压减行政执法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此外,相城区还在全市创新开展“行政复议安企”行动,在苏州大数据产业园、数字健康产业园等企业集聚区设立咨询服务点,畅通企业维权路径。
优化服务惠民
织稳幸福“保障网”
走进相城区“大市民服务中心”,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服务大厅里暖意融融。法律援助窗口前,工作人员正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用专业和热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公证办理区,王阿姨拿着刚办好的房产公证书,笑得合不拢嘴:“本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一次就搞定,太方便了!”在这里,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法律服务“一站式”集结,群众的法律需求被稳稳“接住”。
相城区司法局始终把民生需求当作法律服务的“风向标”,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积极推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事项融入区镇两级“大市民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综合体。12个特色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精准落地,将法治温度融入民生的每一处细节。苏州数据资源仲裁中心落户相城,为数据资源领域的法治实践探索出了新路径。央媒镜头里的法律援助律师谢善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人的赤诚初心。与此同时,法律服务行业也在加速“扩容”,3家知名律所分支机构即将落户,11家特色律所蓄势待发,执业律师队伍壮大5%,涉外、金融等公证业务不断拓展,“公证+领事认证”一体联办、“公证+远程”等服务模式更是让群众受益良多,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多元共治创安
描画治理“新图景”
“这培训服务费咋就打了水漂?今天必须给个说法!”在相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调解室内,一场紧张的跨省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调解正在进行。2024年3月,浙江小伙谢某在淘宝平台购买考证培训服务,商家却未按合同约定完成培训及考试,还拒绝退款、失联。2025年初,谢某起诉后,法院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委托调解。调解员沈瑶经过多轮耐心沟通,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培训机构全额退款。谢某送来锦旗点赞“跨省解民忧,暖心零距离”,这正是相城多元解纷机制的生动写照。
相城区不断织密“法治防护网”,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解纷体系。“诉调”“劳调”“家调”等机制实现无缝对接,确保不同类型纠纷都能找到专业化解路径。依托“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协同发力,为疑难复杂纠纷提供“会诊式”解决方案。创新推行的巡回调解模式,让调解员们走街串巷,深入商圈、企业等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矛盾。与此同时,与区民盟共建的“黄丝带帮教”项目持续发力,为特殊人群点亮回归之路;匠心培育的“律师+社区矫正”品牌,帮助矫正对象重塑法治信仰;联动社会组织的专业资源,帮助4名存在心理障碍的社区矫正对象重燃生活希望。
从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到百姓生活的细微之处,法治的春风正拂过相城的每一寸土地。苏州市相城区正以公共法律服务为画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勾勒出法治护航、服务为民的动人篇章,让法治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和最坚实的力量。
张文静
下一篇:宝清 爱心活动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