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消费者向本报反映,知名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东方启明星多家校区闭店停课,退费困难重重,复课反倒要继续交费。更让消费者质疑的是,北京市2023年就出台监管细则,要求体育机构经营者将全部预收资金直接存入经营者的存管专用账户,但“直到现在大范围闭店停课,消费者频频投诉,才要启用监管账户,两年时间怎么都没人监管呢?”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东方启明星北京总部大门上贴满法院起诉传票。
遭遇
闭店前夕消费者还被忽悠交费
“这家机构口碑不错,知名度高,离我家乘车只需五六分钟。为确定是否靠谱,我们还特地上了一堂体验课,教练很认真,对孩子耐心指导,孩子也喜欢。”消费者吴先生说,他3月14日交了1.2万余元,为4岁的女儿在东方启明星三元桥校区购买了60节课,本以为机构靠谱,没想到还不到两个月,5月12日该校区就闭店了。
吴先生告诉记者,5月7日刚一下课,他便在家长群中发现有人曝出东方启明星闭店的消息,“我第一时间联系客服人员,客服说总部确实资金紧张,退费退不了。”5月10日他又带女儿去上课,发现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并未出现。当晚,这名工作人员的微信号发出一则署名为“北京东方启明星三元桥校区”的通知,称公司无力提供退费服务,为最大限度保障学员权益,三元桥校区沟通了泛海国际、世贸天阶、望京大西洋新城这3个校区,消费者可以在这3个校区约课。
无奈之下,吴先生为女儿选择了世贸天阶校区。“平时4人到7人的培训班,突然变成40多人,一堂课下来每个孩子的平均练习时间少得可怜。更没想到的是,在这里也只上了一节课,这个校区紧接着也闭店了。”吴先生说,5月16日,他通过家长群接到通知,得知东方启明星各校区闭店的消息。“纳闷的是,就在大规模闭店的前一天,还有销售卖力宣传,忽悠消费者买课。”
在东方启明星天坛校区购买课程的消费者也有相似遭遇。刘女士说,工作人员5月15日还发布消息说本校区正常开课,让大家安心上课。可紧接着,就有人反映课程约不上,随后天坛校区就闭店了。
多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在要求机构退款后,工作人员称正积极与政府部门协调寻求复课方案,让大家耐心等待通知,但退款迟迟没有音讯。
记者了解到,东方启明星为青少年篮球培训行业知名机构,近日来,其在全国的多家校区相继关门停课,引发消费者担忧和投诉。
世贸天阶校区以大班形式短暂上课后,该校区也闭店了。
困扰
退不了费仍要花钱买新课
“现在东方启明星的一些校区发布了复课方案。可这方案不仅不退费,反倒让我们多花钱。”消费者刘女士说,“复课方案是‘学2送1’,每次上课需额外支付80元学费,学两课时后可以获赠一课时。这相当于我要多交两次课程的费用,才能抵消一次已购买的课程。”多位消费者认为,已经交的预付款还没着落,反而又要花钱,这种复课形式令大家很担忧。
记者5月23日到东方启明星某校区探访时,场地内还留着该机构的招牌,只有一名教练正带着一个孩子打球。该教练反映,他的工资很久没发了,如今机构闭店,他只是以个人名义继续教球。“消费者如继续买课,也是一课一付,直接转账给我。”
已购课程退不了,复课却要继续花钱买课,消费者十分焦急。消费者的预付资金为何难退?预付费是否得到监管?记者多次尝试致电东方启明星公司总部、天坛及三元桥校区负责人,电话均未能接通。
5月17日,该机构创始人靳星公开发布视频道歉,并承诺“不会跑路”。他强调对青少年篮球培训的热爱,指责网络上质疑其圈钱跑路、转移资产等的负面舆论会摧毁公司的正常运营及家长的信任。5月25日,靳星再次发布视频,称正在积极寻求支持,洽谈合作,想办法让公司回归正常运转,并提及“在家长的支持下,北京部分校区已复课”。
这两次公开发布的内容中,靳星强调对事业的热爱、公司团队付出的努力,却未明确解释消费者预付资金的管理与去向,仅提到一句“资金用于经营,没有其他经济问题”,这让诸多消费者疑虑重重。一位消费者担忧地说:“没有解释我们最关心的资金问题,也没有实质性解决退费、复课问题,这种道歉像是在拖延。”
调查
预收资金远超规定且未纳入监管
2023年4月,北京市体育局等5部门发布了《北京市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领域资金监管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其中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开立唯一的预收资金存管专用账户,在区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与存管银行签署预收资金存管服务协议,将全部预收资金直接存入经营者的存管专用账户。其中,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应将预收资金的100%作为存管资金,同时,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
然而,多位消费者反映,《细则》发布两年来,东方启明星的预收资金并未存入存管专用账户。他们告诉记者,自己在东方启明星购买课程时,是通过销售人员微信上发送的链接完成付款的,且收款方并不固定,有的付款到苏州乾星体育培训有限公司,有的付款到北京东方启明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此外,预付费用也远超规定的5000元上限。多位消费者一次性付费超过1万元,有的甚至高达近2万元。有消费者坦言:“培训机构会推出多个课包福利,往往买得越多越划算。比如有个1万多元的课包,买60节免费赠送12节。一次性付费越高,单次课就越便宜,所以很多家长都被吸引购买了大额课包。”
东方启明星天坛校区工作人员5月21日发布的复课方案加重了消费者的疑虑。其中提到:“后续所有课程费用将统一存入专门的监管账户,严格实行‘一课一收费、一课一核销’模式。在资金监管账户正式启用前,课程费用暂由课程顾问代收,待账户启用后将第一时间转入监管账户。”
“直到现在大范围闭店停课,消费者频频投诉,才要启用监管账户,两年时间怎么都没人监管呢?”消费者陈女士气愤之余也感到不安,在监管账户正式启用之前,大家交的费用由课程顾问代收,“甚至都不转给公司,而是直接交给个人,那后续监管不就更困难了吗?”
东方启明星北京总部位于东城区,对于资金监管问题,记者咨询了东城区相关部门。东城区市场监管局表示仅负责办理营业执照,其他问题由体育局负责。东城区商务局表示,虽有资金监管职责,但仅限餐饮、美发等企业,文化、体育类型的企业应由相应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东城区教委也表示,教培机构为分类监管,体育类培训机构由体育局负责管理。记者随后又尝试在工作时间联系东城区体育局,但前后拨打了30多通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记者从消费者处得知,近日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已与培训机构沟通,并研究解决方案。
《细则》发布两年有余,体育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为何仍感乏力,导致消费者面临退费难的困境?有业内人士认为,《细则》虽然明确规定经营者要建立资金存管账户,相关部门应进行监管,却没有规定相关部门的执法权和处罚措施,仅提到体育部门有权“了解有关情况,要求经营者作出说明,要求经营者提供有关资料”等内容,这导致监管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记者辗转从其他区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各区资金监管具体情况并不相同。一方面,消费者通过全国统一平台“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购买课包,可纳入资金监管。另一方面,也有培训机构通过与托管银行签约等其他形式建立监管账户。此外,也有部分区政府建立了区级监管平台。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坦言,即便体育机构开设了监管账户,消费者的预付费用可能也并未打入该账户,而是直接汇款给个人或公司。此外,体育部门曾多次提醒东方启明星取消出售大额课包,但由于无法进行处罚,效果并不理想。
呼吁
消费者盼培训机构监管尽快完善
消费者王女士说,直到遭遇退费难,她才得知有一个“校外培训家长端App”。
记者查询到,东城区体育局在2024年10月公布了一批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白名单机构接受资金监管的方式正是王女士所说的这款App。但白名单上只有29家机构,包括东方启明星在内的大量培训机构并未列入其中。此外,官方信息显示,即便是白名单机构,如果通过非资金监管渠道出售课包仍存在风险,建议家长通过这款App购买白名单机构出售的课包。
据悉,这款“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是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该平台通过“一网三端”(官方网站、家长端App、机构端App、管理端App)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消费者在该平台购买课程时会出现“本平台机构及课程已通过主管部门审批和备案,预收费已纳入属地监管,可放心购买”的提示。该平台执行“一课一核销”规则,未上课程的费用,家长可以申请退费,培训机构同意后原路返回家长账户,培训机构超过5个自然日未确认的,平台视为同意,退费原路返回家长账户。
然而,记者在该平台搜索“东方启明星”,发现只能搜索到西城区的4家分校,其他分校未能检索到。不仅如此,纳入该平台的4家东方启明星分校中,实际上只有1家出售课程,另外3家并不售课。
业内人士分析称,未纳入App有两种原因:一是部分存量机构已递交申请,但尚未完成审批;二是培训机构不具备准入资质,属于违规培训。“合规机构的课包按规定不能超过5000元,如果出售大额课包,就属于违规培训,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
在这款App里搜寻了一圈,消费者王女士无奈地说:“这里可供选择的机构太少,离我家又太远,没有合适的。”
多位消费者认为,有统一的App监管是好事,各部门近年来也在投入力量、出台方案,但目前仍有大量培训机构的预收费用没有被真正监管起来,希望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尽快完善监管体系,让所有预付式培训机构都能得到有效监管,让消费者安心购课。
林深 李菲 (消费者供图)
上一篇:期待“会说话的路牌”广泛推广
下一篇: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