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我国煤炭业的重镇,有着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走进煤矿生产现场,巨大的采煤机在井下轰鸣,乌黑的煤炭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运往地面。在现代化的监控中心里,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指挥和调控着煤炭生产各环节。在山西亚鑫能源集团,十几米高、纵列绵延260米的炼焦炉赫然矗立眼前,焦煤和其他配煤在这里经过20多个小时冶炼形成焦炭。每天,大量煤炭产品从山西运往全国各地,为钢铁、化工、电力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多年来,山西煤焦产业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更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支持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焦煤、焦炭价格波动频繁,对山西煤焦产业发展带来了显著影响。上市十余载的焦煤、焦炭期货持续助力企业管理风险、优化贸易机制、促进资源配置,在山西煤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贡献了“期货力量”。
煤焦价格波动剧烈
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据山西省统计局数据,2024年山西省规模以上企业原煤总产量126873.8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26.7%。2024年山西加快煤矿产能核增,在进一步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同时,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智能化煤矿数量达到268座。
具体到焦煤、焦炭方面,山西一家洗煤厂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年来,伴随着落后产能缓慢退出,新建焦化产能陆续落地,山西整体产能已经进入稳定阶段。2024年,我国焦煤、焦炭产量分别为1.65亿吨、4.89亿吨,其中山西产量分别为1.04亿吨、0.92亿吨,占比分别为63%、19%,依然是焦煤、焦炭生产的“主力军”。
多年来,焦煤、焦炭现货价格波动较大。2016年,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拉开,煤炭行业去产能效果显现,改变了供应过剩、企业亏损和资源严重浪费的局面,焦煤、焦炭价格快速上涨,在2017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逐步回落。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造成扰动。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国内基建投资加码,钢铁需求旺盛,叠加焦煤进口受限和国内供应紧张等因素,2021年焦煤、焦炭价格大幅反弹,一度分别突破4000元/吨、4500元/吨。进入2022年,在煤炭保供稳价的背景下,焦煤、焦炭价格又回落到疫情前的水平。
常年服务山西煤焦企业的中辉期货研究员杜鹏告诉记者,2024年,焦煤和焦炭下游需求阶段性不足、高利润刺激新产能持续投放、焦煤进口量大幅增加等因素叠加,共同导致焦煤和焦炭走出震荡下跌行情。
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增强
价格剧烈波动对焦煤、焦炭产业链的影响不言而喻。一方面,价格剧烈波动会显著增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成本控制难度和盈利压力,甚至可能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削弱产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价格剧烈波动会扰乱市场预期,导致企业难以制订长期稳定的生产计划,影响产能优化和技术升级。
山西煤炭企业相关业务人员表示,这几年市场周期性波动,给企业上了重要的“风险管理课”。在周期性行情中,企业要控制好风险,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利润最大化。正是有了期货市场,山西焦煤、焦炭产业链才有了应对价格波动的有效工具。在市场剧烈波动面前,企业逐步探索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保证日常经营稳健开展和现金流正常运转,确保在周期性行情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进而提升了山西煤焦产业整体“处变不惊”的能力与韧性。
2011年和2013年,焦炭、焦煤期货在大商所先后上市,与山西等煤炭主产区结下了不解之缘。中阳县智旭选煤有限公司(下称中阳智旭)期货部负责人宋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中阳智旭积极探索期现结合等业务模式,助力企业在价格波动中实现了稳健发展。
据介绍,中阳智旭自2023年4月开始参与期货套保,当年套保规模约为现货采购量的6%。“在初步尝到期现结合的‘甜头’后,我们在2024年加大了期现结合的力度,全年套保规模占现货采购量的20%。”宋瑞平说,在2024年煤炭价格中枢下移、价格波动频繁的背景下,中阳智旭结合产品库存和下游订单情况,灵活开展焦煤期货套保和交割,不仅有效弥补了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稳定了生产利润,而且让企业更有底气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进一步保障产品供应,维护好与区域内上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
山西亚鑫能源集团期货部负责人刘雅君表示,为应对价格波动等风险,公司除了采取多元化采购策略,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外,还积极参与焦煤、焦炭期货市场,利用套期保值等策略对冲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这几年,很多煤炭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有了很大的不同。”刘雅君说,经历了价格剧烈波动的“阵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期货市场对维护行业平稳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通过期货市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优化经营决策。
宋瑞平提到,很多山西煤焦企业逐步深化期现结合的风险管理理念,不再单纯依赖买卖双方博弈的方式来获取利润,而是将期现结合作为稳定经营的重要手段。在做好自身风险管理的同时,相关企业为上下游输出风险管理服务,为保障山西煤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
期货价格助力完善贸易定价机制
除了为产业企业直接提供风险管理场所外,期货市场还提供了多期限的期货价格,反映出相关商品未来的供求变化趋势。近年来,焦煤、焦炭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期现价格相关性保持在90%以上,期货价格较好地反映了山西等国内主产区的现货价格,为山西煤炭现货贸易提供了公开、透明的价格参考。
“传统焦煤贸易主要通过买卖双方协商出来的一口价进行定价,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比如,焦煤品种多,价格不能及时匹配市场行情,导致生产企业利润波动大。再如,焦煤出厂价格流动性差,不能及时反映供需变化,价格大涨时,上游存在违约的可能性,导致供应不稳定。”宋瑞平说。
为此,一些企业持续探索更公开透明和有效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多年来,大商所围绕焦煤、焦炭等品种开展了“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工作,引导产业企业尝试探索基差贸易等定价模式,带动基差贸易在煤焦产业链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帮助企业实现价格风险的有效转移。据相关机构估算,目前国内每年约有10%的焦炭贸易采取基差点价的方式进行定价。
杰安煤化是山西省介休市一家大型焦煤生产、贸易企业,晋玉焦化是山西省盂县的重点焦化企业,年产焦炭约60万吨。双方常以月度一口价的方式进行长协贸易。在“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项目中,双方尝试利用焦煤期货,以基差交易的方式对2.5万吨焦煤进行定价。上游杰安煤化通过基差交易和套期保值,整体收益相对一口价增加了170万元。而下游晋玉焦化锁定了加工利润,保证了销售渠道顺畅,增强了客户黏性。“以‘期货价格+基差’的形式定价,不仅将单边价格波动风险转为基差波动风险,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选择更有利的价格来锁定成本。”晋玉焦化项目负责人说。
刘雅君认为,期货市场改变了焦煤、焦炭产业的定价方式,通过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引导和推动现货价格更加贴近市场预期和供需变化。
“去年5月前后,市场对当年下半年焦煤价格走势判断出现分歧。我们对焦煤期货近远月价格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盘面给出的信息提前进行贸易布局,避免了盲目囤货带来的风险。”上述贸易企业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期货价格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权威性的优势,利用好期货市场发现的远期价格信息,对调节企业生产经营节奏、研判市场形势和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都有很大帮助。
期现结合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修课”
在助力提升产业链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期货市场在促进山西煤焦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综合竞争力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方面,通过期货市场,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应对价格波动,降低经营风险,从而提升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主动权。
另一方面,大商所先后将焦煤、焦炭期货标准品定位由进口焦煤、出口焦炭调整为国产焦煤、焦炭,同时进一步优化交割布局,将基准交割区域调整为山西主产区,在山西设有9个焦煤厂库、7个焦炭厂库,交易所支持山西焦煤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设置厂库等方式参与共建期货市场,为山西企业在“家门口”交割提供便利,支持和引导山西煤炭企业在期现货市场上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2025年1月,焦煤期货实施品牌交割,为“山焦日照1号”等3个产自山西的首批焦煤品牌设置合理的品牌升水,让期货价格更好地反映山西优质焦煤的价值,引导其在期货市场实现“优质优价”,以支持山西焦煤龙头企业参与,服务产业品牌化发展。
“在2021年焦煤合约规则调整后的首个交割月,山西焦煤交割占比达70%。”宋瑞平认为,相关合约规则调整既增强了山西煤的保障作用,又进一步提升了山西煤焦产业的价格影响力,使焦煤期货价格更好地反映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为产业企业通过期现结合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支持。
护航山西煤焦产业行稳致远
上市十多年来,焦煤、焦炭期货始终平稳运行,市场功能有效发挥。近年来,大商所立足服务产业大局,坚持“一品一策”,推动焦煤期货市场运行质效不断提升,期现价格相关性、套保效率保持在80%以上,为钢铁、煤炭企业提供了有效反映远期供需变化、市场预期的价格信号,有力服务于基础煤炭资源供应安全和产业链稳定。
在受访人士看来,焦煤期货上市十多年来,为山西煤焦产业带来了积极变化。如今,山西煤焦企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利用期货工具更好地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经营利润,进而带动了区域煤焦产业链整体平稳运行与高质量发展。同时,期货市场促进了山西煤焦产业的整合与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也为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也要看到,与上市时间更久的油脂、塑料板块相比,焦煤、焦炭期货的产业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究其原因,期货套保操作对人的要求较高,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专门的交易团队,制约了其套保业务的开展。业内人士希望交易所等机构加强产业培育与服务工作,利用好“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产融基地”等平台,引导产业企业尝试套保业务。
记者了解到,山西煤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的多重举措,山西正在从“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迈进。而凭借十多年来积累的产融结合经验和发展成果,未来期货市场在服务山西煤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将大有可为。
“要发挥大商所山西产业服务基地的交流平台和市场培育功能,紧密围绕山西产业优势,做好能源商品期货品种研发、品种优化和业务创新,全力服务山西能源革命向纵深推进。”在2023年10月举行的大商所山西产业服务基地揭牌活动上,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期货市场为山西焦煤、焦炭等能源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在山西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从‘煤老大’到‘排头兵’飞跃的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刘雅君说,希望更多山西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工具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影响力,建设更加有序、稳定、有活力、产融结合的煤焦区域市场,努力打造期现融合的区域性典范,为山西煤焦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