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多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成效。
这是记者近日从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认为,盐碱地治理与利用的首要前提是以水定地,供水充足才能有好的治理效果。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立项前期论证工作,还要建好农田水利工程,解决好农田排水问题,并合理引入光能、风能等新能源,解决农业水利工程灌排用能问题。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王丽萍表示,内蒙古区域跨度大,盐碱地治理技术综合性强,应加强基础调查,制定精准的技术方案,确保治理技术可落地、见实效、能推广。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会长刘永富表示,开展盐碱地治理要坚持尊重科学、尊重实践检验的指导原则,也要用发展的眼光,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协同推进。当前推进盐碱地治理还存在不少客观条件制约,要做好这项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探讨,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等共同发力、久久为功。
在座谈会上,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与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盐碱地综合利用、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科技帮扶、消费帮扶等方面开展合作。
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岗表示,未来将通过合作,推动“社会组织资源整合优势+国企产业落地能力”的深度融合,促进技术、人才、资源的高效流动,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转化进程,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示范样板,为科学推动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提供有效助力。
上一篇:福州:政协委员送书香进高校
下一篇:王楚钦拿下三大赛单打首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