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 强
海盐县委报道组 徐愫妍
本报讯 5月24日上午,海盐县竞技体育中心室内馆热闹非凡,掌声、欢呼声、击球声此起彼伏。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门球项目(女双)在此启幕,打响首场赛事。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赛队伍共157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
据了解,今年是门球项目首次列入全运会群众比赛类项目。全运会作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赛事规格与竞技水平都是全国领先的。本次赛事作为全运会门球项目女双预赛,决出前12名获得决赛阶段比赛的资格。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选手们俯身、瞄准、挥杆,眼神专注而坚定,动作一气呵成。一只只门球滚动在绿色的球场上,在精准撞击中冲向目标,赢得观众阵阵喝彩。不少选手在击球后与搭档轻声交流战术,默契的配合尽显赛场智慧;而失误时,彼此一个鼓励的眼神,又迅速凝聚起再战的信心……激烈的战况让观众们看得热血沸腾。
本次赛事在2024年9月投入使用的海盐县竞技体育中心室内馆举行,这也是该场馆建成后迎来的第一场全国性赛事。场馆总建筑面积32315.03平方米,可容纳近5000名观众观赛,配套地下停车场、场外休息室、医务室等。
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的重要赛事之一,本次赛事为何选择在海盐举行?
记者了解到,海盐具有较为深厚的门球运动群众基础,近年来已相继成功举办“我要上全运”望得福·红船领航2024年“主席杯”全国门球邀请赛、海盐县老年人门球赛等赛事,并创立有海盐县门球协会,广泛开展老年人门球培训,每年度举办老年人门球交流赛,为门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海盐的门球运动硬件很好,政府非常重视,特别是海盐这样的场馆条件在全国县级是一流的,包括这次比赛,能把门球赛事放在体育馆里,在全国也是首次!”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主任、党委书记,中国门球协会主席于建勇表示。
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盐已走出一条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形成“赛事引流—旅游消费—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指引下,海盐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实质化、基层化发展,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百馆千道”实现基层阵地全覆盖,累计建成1850个体育场地设施。
近年来,海盐大力发展赛事经济,重点扶持和培育具有地方性特色、群众参与度高的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影响力,做好“跟着赛事去旅行”与“日出经济”的全链通道,实现从单纯办赛到文体旅深度融合转变。海盐每年举办文化和体育活动百场以上,举办国家级赛事、省级赛事近20场,全年体育赛事参与超3万人次,实现“体育旅游消费”收入超3000万元。
下一篇:“活态布落”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