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史莺 姜凝)昨天,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天津市2025年生态环境科技周(以下简称科技周)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绿色科普欢乐汇”。
走进主场活动现场的科普集市,来自我市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与各高校志愿者在一个个展位上,通过科普宣传、趣味游戏、积分兑换等方式,吸引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大家的环保责任感。天津师范大学还特别设置“生态记忆展馆”“天使家园”等6个特色点位,用沉浸式、互动式环保教育体验,让青少年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科技创新已成为破解生态治理难题、实现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我市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等领域,依托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说起如何让科技创新与生态环保同频共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弢介绍,“近年来,天津大力开展绿色环保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不只有科技周,我们还相继打造《生态探秘营》《美丽天津主播说》等视频科普栏目,开展‘你好,美丽天津’短视频大赛、京津冀生态诗歌大赛等赛事,这些寓教于乐的互动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质提升。”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天津师范大学校长巩金龙说:“今年3月,由学校几个学院共同组建的科研团队,联合打造了‘绿水’与‘抗菌肽生物反应器’两个项目,入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工程日全球大学生黑客马拉松挑战赛前15名榜单,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我校还与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成联合团队,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提出‘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度平衡修复模式,运用多种科技创新手段赋能海洋生态修复,为全球滨海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本届科技周重点活动之一,以“美丽中国 ‘碳’索青春”为主题的“大学生在行动”科技志愿活动启动仪式同时进行。
下一篇:软财富 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