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嘉悦
信托业转型不停步。中诚信托投研部统计数据显示,根据57家信托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报,截至去年底,信托公司平均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超过47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资产服务信托、标品信托等本源业务成为推动规模增长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信托业管理层人事变动持续,今年以来陆家嘴信托、爱建信托等均迎来高管变动。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监管持续引导下,信托业转型效果逐步显现。未来,信托公司须进一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信托公司资管规模显著增长
伴随转型步伐的加快,多家信托公司去年管理规模有所增加。
据中诚信托投研部统计,截至2024年底,57家信托公司平均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4755.3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000.37亿元,同比增长26.64%。其中,44家公司信托资产规模在2024年实现增长,仅13家公司出现下降。
具体来看,大多数信托公司管理规模增长缘于本源业务快速发展。比如,平安信托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平安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达9930亿元,同比增长49.88%。其中,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整体规模超5900亿元,同比增长84%。
“‘三分类’新规指引下,近年来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发展明显加快。”某资深信托研究员表示,一方面,前些年融资类信托压降效果明显,大多数信托公司已经或即将实现“卸包袱”;另一方面,监管指引下,本源业务发展方向明晰,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等业务发展迅速。
高管频繁变更
信托业转型按下加速键,还可以从今年以来行业高管频繁变更中窥得端倪。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发生高管变更的信托公司已经超过10家,且新帅大多具备银行、券商等金融行业的长期从业经验。
“公司前两年迎来券商背景的高管后,标品业务快速发展,尤其是公司业务部门架构的调整,更能适应标品业务的开展。”沪上某信托业人士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引导下,加强风险管理、积极转型已经成为信托公司当下的重点任务。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或希望通过换帅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行业发展态势,推动公司转型发展。可以预计,未来信托公司高管变更仍将较为频繁。
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培育差异化优势
信托行业加速转型过程中,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挑战依旧存在,信托公司须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结合资源禀赋培育差异化优势。
据中诚信托投研部统计,2024年57家信托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1.09亿元,较2023年下降16.5%,平均实现利润5.54亿元,较2023年下降29.05%。
“转型过程中,信托规模增长却不增利的重要原因在于本源业务仍处于探索期,很多信托公司尚未形成明显优势,因此收取的费用较低。”某信托业人士坦言,以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例,各信托公司的业务差距较小,费率层面便很难提高。未来,各信托公司应该根据股东背景,结合公司业务特色,提供差异化服务。
事实上,不少信托公司已经察觉到问题所在,开始依托资源禀赋,发力本源业务。
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信托业的转型路虽远,但行则将至。后续,信托公司不仅要进一步吸纳专业人才,提升团队综合实力,还应依托股东背景挖掘企业需求,探索本源业务,创新业务,这样才能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