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华东师范大学于日前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发布了其成立两年来有关“智慧托幼”的最新研究成果。
儿童早期发展关乎人一生的健康与能力,婴幼儿照护服务更是民生所系。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应运而生,研究院专注于0-6岁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专业咨询及资源开发,形成理论政策研究、早教师资培训、婴幼资源建设、家庭教养指导等不同的研究与实践方向。
研究院研究员李琳现场作题为“我国八个超大城市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工具选择与比较”的咨询报告。报告基于我国人口下行和老龄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以政策工具理论为分析框架,在分析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和方向的基础上,剖析和比较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天津、武汉这八个超大城市在不同供给模式——幼儿园办托班、社区托育、民办托育、用人单位办托育方面的重要政策举措。
报告还结合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政府的政策工具箱组合应用提出了对策建议,指出目前超大城市的探索更多是政策工具组合式与国家政策的传达式,尚需进一步在效率、效益、效用、公平原则下,加强政策工具选择与应用的总体设计与优化策略,将“科学决策-有效实施-及时评估-政策调整”进行全链条考量。
系列丛书介绍。华东师大供图研究院院长黄瑾发布新书《幼儿园托班活动资源系列丛书》。该书从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入手,聚焦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该书呈现一日生活中的环境创设、材料使用、活动设置、师幼互动、生活照护、家园共育等内容,诠释了聚焦2-3岁婴幼儿早期动作、情感、认知、语言、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综合发展的整体性、专业化的早期托育服务机构教养方案和支持性资源。
此外,研究院还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基于活动的托班幼儿动作技能评估工具”和“2-6岁婴幼儿心理韧性评估工具”。
前者以标准化评分体系为基础,能够对幼儿的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后者则推出了中国幼儿心理弹性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特性、内部一致性信度,以及内部和外部效度,对于评估2-6岁中国幼儿的心理弹性水平具有适用性和有效性。
据悉,心理弹性能够描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应对负面事件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们在再次经历逆境时的恢复与适应能力。然而,中国目前缺乏本土化的儿童心理弹性测评工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