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有15天时间决定是否批准交易。
历经17个月的波折,日本制铁对美国钢铁的收购迎来新的希望。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美国钢铁(US Steel)将继续留在美国,并将总部设在匹兹堡。特朗普表示,这将是美国钢铁公司与日本制铁公司(Nippon Steel)之间的一项计划中的合作,将带来7万个就业岗位和14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大部分投资将在接下来的14个月内完成。特朗普还称,将于5月30日在匹兹堡的美国钢铁公司举行集会。
目前,日美双方都没有提供合作细节。但是,特朗普的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美国政府终于对日本制铁与美钢结成“合作伙伴”一事“开绿灯”。
美国钢铁公司23日表示,将“继续保持美国身份”,并通过与日本制铁的合作实现增长,未来四年将获得大规模投资、新技术以及数以千计的新增岗位。该公司股价一度上涨5.4%。日本制铁同时表示:“对美国钢铁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美国钢铁行业和更广泛的美国制造业基础而言,日本制铁和美国钢铁的合作将改变格局。”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院长陈言对日本钢铁产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在他看来,尽管日美钢铁行业的合作得以延续,但其中还有太多模糊的领域,“‘合作伙伴关系’的表述与此前的‘并购’完全不同,颇为耐人寻味。140亿美元,对日本制铁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一合作未来最终会涉及多少资金、合作中日美企业各占股权多少,目前双方都没有给出具体的信息。”
从收购到加大投资
作为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日本制铁对美国钢铁的收购意向始于2023年底。彼时,日本制铁宣布计划斥资约149亿美元(每股55美元)收购美国钢铁。
日本制铁提出收购意向后,就面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此后,来自美国方面的反对声不绝于耳,不仅彼时的拜登政府,就连特朗普以及全美钢铁工人联合会都先后表达了反对立场。
今年1月初,拜登以“国家安全”为由最终阻止了这笔价值149亿美元的交易,理由是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受到外国控制,将对关键供应链构成潜在威胁。对日美两家企业来说,收购案延宕一年多后,等来的居然是“叫停”的结果。两家企业随即起诉拜登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并申请在诉讼期间禁止相关行政令生效。
彼时正处于美国总统选举中的特朗普也是持同样立场。不过,特朗普在今年2月的日美首脑会谈中转变了态度,表示日本制铁可以对美国钢铁公司进行投资,而非收购。4月7日,在与日本首相石破茂通话后,特朗普又指示CFIUS对这项交易开启新一轮审查,他将在该委员会提出建议后决定是否批准收购。特朗普还公开表示,不希望美钢完全由外资控制,但对日本制铁成为美钢少数股东持开放态度。
此后,日本制铁方面向美国政府提出,如果将美钢收为全资子公司的计划能够获批,打算大幅增加对美钢业务的投资,投资金额约在140亿美元,其中包括40亿美元用于新建钢厂,大幅超过日铁最初承诺的27亿美元新建钢厂投资额。
根据时间表,CFIUS必须在自4月7日起的45天内,也就是当地时间5月21日前完成对该交易的安全审查,然后就日本制铁收购美钢的安全风险向特朗普提交建议。特朗普将于6月初作出最终裁定。
目前,白宫官员声明表示已收到报告,特朗普将审查各机构建议,确定是否需要对此事采取进一步行动。特朗普有15天时间决定是否批准交易,当然时间可能会延后。据白宫官员表示,CFIUS各机构的建议并非一致,但多数成员认为风险可通过缓解措施解决。
“这可能是一招险棋”
从反对收购到同意投资,再到重新审查、开放股权,对于特朗普的“转折”,陈言认为,此前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反对这桩收购案的理由就是“涉及美国的国家安全”,但当前双方在最新表态中“抹去”了这一点,没有对所谓的“国家安全”给出明确的解释。他认为,今后日本企业若希望继续并购美国企业或者在美国市场进行投资,同样还会遇到这个问题,“双方没有就‘国家安全’的内容解释清楚,今后相关的投资依然会是非常困难。”
而对于特朗普缘何“默许”了这一合作,陈言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美方的表态,这一合作将在美国创造7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会带来至少140亿美元的投资,“这显然是特朗普最为看重的。”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目前约有8.5万人在美国钢铁厂工作。
此外,陈言表示,公开信息显示,日本制铁2025财年预计获得14亿美元的利润,对比来看日本制铁对美国钢铁140亿美元的投资,这就意味着日本制铁要将未来10年的利润全部投入美国市场,“对于企业而言,这在经营判断方面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这是把企业未来10年的发展押注在美国这一单一市场上,而且这个市场还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投资能不能赚钱、能带来什么样的收益,日本制铁的这一决定肯定会在日后的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上遭到强烈质疑。”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陈言目睹了日本钢铁产业的鼎盛时期。他回忆道,彼时,诸如新日铁、住友金属、日本钢管等企业都前赴后继地投资美国市场,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看到一个成功案例。在陈言看来,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企业管理架构、当前全球钢铁产业的供需失衡、成本压力和国际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都会对日本制铁未来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形成极大的考验,“这可能是一招险棋”。
“美国国内每年存在2000万吨钢铁产量的缺口,邻国加拿大就有质量很出色的铁矿,如果选择从澳大利亚进口也不是件难事,但美国没有这么做,肯定有复杂的原因。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日本制铁对美国钢铁投资了,就能填补这一缺口,更谈不上振兴美国的钢铁产业。”陈言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日美正在就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进行第三轮贸易谈判。此前特朗普与石破茂通话,同意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面对面会谈。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23日拒绝就钢铁交易问题发表评论,称要等到官方发布公告。本周他将继续往返于日美之间,预计将于5月30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