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硅基生命的眼睛记录碳基生物的瞬间。”这是在参加湖南大学生创业节目《夺金2025》时,一位嘉宾送给中南大学2020级博士生、“金种子”选手苏行的一句话。
嘉宾描述的是中南大学两位博士的创业项目——通过摄像头捕捉用户投篮上篮的精彩瞬间,用AI算法自动剪辑生成视频,对用户的篮球水平进行数据分析,为提高竞技水平提出建议。
两名热血沸腾的青年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随着大众体育的流行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喜欢将自己运动的精彩瞬间拍摄剪辑在平台分享,“AI+体育”的组合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2022年他们共同创立了湖南球秀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球秀”),开启创业之路。
在学校和各级团组织支持下,目前“球秀”已与全国近2000家体育场馆合作,覆盖200座城市,服务数百万会员用户,成为同类AI体育产品行业头部企业。苏行也先后获得长沙市“小荷青年”“大学生创业之星”“2024青年创业优秀人才代表”等荣誉。
近年来,团湖南省委认真落实湖南省委、团中央工作部署,创新打造百万青年创新创业就业实践育人行动,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实施每周一研判、每旬一调度、每月一点评、每季一问效,着力构建团组织搭台、广大青年创客唱戏、创投基金择优支持、孵化平台参与培育的“青创生态”。
湖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的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的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团湖南省委主动加强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10余家省直单位对接,同湖南财信金控、兴湘集团等多家省属国企达成合作,着力构建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与债权融资和知识价值信用贷相衔接相贯通的全周期金融支持体系,着力推动“市市有赛事、校校有路演、行行展风采、投融资机构有参与”的全链条项目培育挖掘机制。
湖南各级团组织持续形成以“青创课”“青创群”“青创赛”“青创园”“青创贷”“青就业”为主要内容的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六位一体”工作格局:上好“青创课”,组建省市县“百千万青年创客导师团队”开展“万人万场”青年创客大讲堂,精准服务创业大学生3.5万人次。建好“青创群”,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青年创业类协会组织,建立青企协11家、农青协20家、青年创业类协会192家。聚焦平台搭建,办好“青创赛”,构建涵盖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挑战杯”创业竞赛、面向社会青年的“创青春”青年创业大赛、面向社会组织和新兴领域青年的“雷锋杯”志愿服务大赛等在内的青创赛事体系。开好“青创园”,推动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要素聚焦,形成覆盖300余个青年创新创业见习基地的省市县三级创业孵化体系。聚焦金融赋能,推好“青创贷”,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工作,已立项评审项目388个,联合财信金控、兴湘集团等单位推动筹建“青创谷”和规模达5亿元的青年创投基金,联合开发“湘青创”金融产品,累计为全省1650名40岁以下的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优惠贷款10.21亿元。抓好“青就业”,深化湖南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金桥行动”,已开展招聘会382场,募集岗位5.37万个,吸引近10万名大学生参与,精准结对帮扶5546名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业。
自去年11月团湖南省委统筹进校园活动以来,先后前往北京、浙江、广东等10省份和全省14个市州开展活动171场,吸引超5万名学生参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已征集创业项目2546个,其中省外及海外项目541个,807个项目参与立项评审,已完成394个项目投资尽调,109个项目获得基金投资,总投资金额6480万元。
本报长沙5月24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