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雯婧)日前,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南开中学举行。九三学社市委会向市教委捐赠80节精心研发的科学课程,内容覆盖七大领域,为全市中小学生搭建通往科技前沿的桥梁,助力全市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九三学社市委会启动“为天津相关中小学选派科学副校长”专项工作。为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塑造科学思维,今年,作为“科学副校长”专项工作的延展,九三学社市委会组织发动全市11所高等院校近百名社员专家力量,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精心制作80节科学课程,内容涵盖机械制造、化学工程、航空航天、智能智算、生命科学、脑机交互、电光通信七大领域17个学科门类,通过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将抽象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在学生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帮助他们树立起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近年来,市教委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面向全体学生,加强科学课程建设,统筹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构建大课程体系,大幅增加科学实验、科技制作、人工智能、创客活动等课程内容。加强科普推广活动,持续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及“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系列科普推广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参与学生10万余人。同时,面向部分学生,加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施“天津市青少年科创计划”,每年选拔100名中学生走进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面向部分学校,对接高校“强基计划”,遴选建设32个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学科基地;在南开中学等部分学校,探索设立科学、工程、人文三类创新实验班。“未来,我们将联合高校及社会力量,构建科学教育专家队伍,开发多元教育资源,为创新人才培养夯实基础。”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捐赠仪式后,两位专家学者走上讲台,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也拉开了今年“科学家进校园”活动的序幕。
上一篇:以声为媒,让四川方言与国漫共舞
下一篇:以诚铸魂 以信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