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上,腾讯展区以“好用的AI•让中国故事被世界看到”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以混元为技术基底的元宝、ima、混元生图等数字工具服务优质内容生产和创作的新成果。腾讯文学、影视、音乐、游戏、电竞、动漫等六大内容板块也在现场集中亮相。
图为第二十一届文博会腾讯展区。李小芳摄在腾讯展区“好用的AI”工作台,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演示了混元大模型产品工具模拟文化创意工作者进行“中国文化出海”内容策划的过程。“第一步,从文化出海‘新三样’中选择一个作为主体,利用腾讯元宝生成建议方向和框架;第二步,利用ima专业文化知识库,了解海外用户的喜好与关注热点;第三步,根据元宝和ima生成的内容整理形成提示词,运用混元生图的能力制作完成配合传播的海报。”蔡光忠表示,利用这几款AI工具,可以“从0到1”完成优质内容产出。
图为第二十一届文博会腾讯展区。李小芳摄腾讯展区还展出了由腾讯优图实验室打造的AI照相机,基于自研图生图算法,能够将参观者拍摄的照片转化成动漫、3D、水彩、插画、黏土、玉石等多样风格,并针对人像效果重点适配优化。而“AI造物盲盒”作为一站式AI创作平台,可以将参观者的灵感关键词转化为可打印、可分享的三维作品;基于混元大模型生图功能的“AI大师画”工具则可以让人们的随手涂鸦转化成不同风格的大师画作。
图为第二十一届文博会腾讯展区。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文博会上首次亮相的AI会展助手“文小博”便由文博会组委会携手腾讯云开发而成,基于“腾讯混元+DeepSeek+文博会专属知识库”大模型,成为观众的“智慧向导”和客商的“商务顾问”。
“当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激活文化新质生产力,催生文化新业态,持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消费和体验。”蔡光忠表示,腾讯积极推动文化传承与非遗活态转化,将AI等数字技术应用在甲骨文研究中,并在数字世界复现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助力守护文化根脉。在去年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腾讯参与打造了“数字中轴•小宇宙”,该作品全球首次让游戏科技融入世遗申报,并成为北京中轴线数字展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近年来,腾讯积极推动文化“新三样”出海,继2022年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后,《斗罗大陆》《庆余年》《全职高手》等10部阅文经典网文去年再次入藏大英图书馆。由WeTV打造的《创造营亚洲》《沉溺》成为泰国、印尼等国家用户最欢迎的本地自制作品。《王者荣耀国际服》(Honor of Kings)、《三角洲行动》等游戏在海外深受欢迎。
蔡光忠表示,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文化公司,腾讯将持续以文化为底色,以科技为双翼,探索以人工智能催生文化新质生产力,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发挥创新担当、文化担当、责任担当,做好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让中国文化自信赢得全球广泛共鸣。
下一篇:国家版菜谱照着吃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