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 文/图)5月24日,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郑州嵩山饭店举办。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为研究会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与嵩山文明研究注入新动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韩建业教授当选新一届会长,王星光、苗书梅、靳松安、朱军为副会长,朱军兼任秘书长。
大会全面总结了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以来的工作:研究会以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为中心,以课题项目为依托,以各类研讨活动为抓手,搭建为全国学界开展研究的开放式平台,推进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圆满完成了全体会员的殷切重托。
七年以来,研究会以课题为依托,推进了9个重大课题、90个年度课题的研究,涉及考古、历史、哲学、地质、水利、华夏文明传承、中原城市历史等领域,吸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众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热心嵩山文明研究的社会人士参与和支持,赢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推进了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学术研究的开展;启动嵩山文明研究工程,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4篇论文,推进十部专著的撰写,进一步确立环嵩山地区文明核心地位;构建学术平台,先后召开以“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的中原”“从古国时代到王国时代”“中原地区文明演进”“仰韶文化与黄帝时代”为主题的年度学术研讨会,召开两次“中国考古·郑州论坛”,还召开了李伯谦、王巍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指示精神,促进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学术交流、挖掘郑州历史文化、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提升了研究会的知名度,扩大了研究会的社会影响力;着眼探源工程前沿课题,关注推进裴李岗遗址、双槐树遗址、郑州商城等重大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主办《百年泰斗——中国考古家专题展》,致敬探源人,传承治学精神;出版了15部学术专著,系统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嵩山文明等多领域研究成果;以天中讲坛为载体,举办了37场讲座,促进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学术成果传播;编制《发展纲要》,明确发展方向,使研究会工作与时代需求相向而行;编辑研究会刊物,构筑研究会学术交流重要载体等。研究会所取得的一系列突出成果为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表示,多年来,研究会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顶尖专家,研究成果丰硕,多个重大项目结项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任会长韩建业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在研究会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全方位推进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研究。以考古学、历史学为基础,多学科结合,聚焦研究重点,推进世界范围早期文明比较研究,为中华文明史研究拓宽国际视野;开展文明化进程中不同模式或路径研究,深入探究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强中华文明特质和基因研究,探究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发展的原因;加强中华文化圈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形成研究,探讨文化或族群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裴李岗文化研究、仰韶文化研究、中原龙山文化研究、三皇五帝时代研究、夏文化研究、商文化研究,探索嵩山和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下一篇:注意防范!成都这些区域大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