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5月10日,老舍纪念馆“作家与北京”系列讲座第二场“行过北京四季的郁达夫”在首都博物馆多功能厅圆满举办。本场特邀浙江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绩,以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为切入点,带观众品味其笔下北京四季的独特韵味,感受作家对京城风物的深切情感。
郑绩讲郁达夫
北平岁月与文学情愫
讲座现场,郑绩老师视角独特。她将郁达夫生平与《故都的秋》创作经历相融合,从初到北平任教的意气风发,到什刹海小院的温馨日常,再到龙儿离世的悲痛,娓娓道来郁达夫其人其事。谈及这部作品,郑绩老师深入剖析郁达夫重返北平缘由,解读其创作心态,结合陶然亭芦花等秋景描写,对比北平与江南之秋,细致阐释作品内涵。全场观众聚精会神,反响热烈。
互动时刻
文化碰撞的火花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观众踊跃与郑绩老师交流。大家分享阅读郁达夫作品的感悟,好奇询问江南文人对北京文化的印象。郑绩老师耐心解读,指出江南文人接触北京文化时,常被其深厚底蕴与多元生态触动,北京文化的雄浑宏大与江南灵秀精巧形成鲜明反差,促使江南文人在创作中融入更深的历史意识,北平也成为他们眷恋的精神家园。现场以郁达夫个人记忆为切入点探讨,生动呈现作家与城市间紧密真挚的情感联结。
北京于郁达夫,
是摇篮,也是伤口;
是灵感源泉,
更是流亡时频频回望的月光。
想了解更多文人与北京的深厚情缘?
关注“作家与北京”栏目,
下一场讲座
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张勇,
揭秘“郭沫若与北京的历史记忆”,
期待与您共赴知识之约!
来源:老舍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