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志红 实习记者 孙惠贤)近日记者从天津市红桥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服务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该局聚焦三地协同发展战略,成立工作专班,以“标准化﹢个性化”服务为抓手,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针对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中企业跨省迁移的难点,工作专班通过京津冀跨省迁移联络员制度,开启“线上数据互通﹢线下专人对接”模式,实现企业迁移信息内部流转,落实“一窗受理、同步审核、限时办结”机制。在服务北京金源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跨省迁入过程中,会同北京、河北等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协同联动,将营业执照跨省迁入、迁出调档、变更登记等环节整合为并联办理流程,申请人“最多跑一次”即可完成全部手续。“过去需要往返京津两地多次办理的手续,现在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很快就拿到了新营业执照。”北京金源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以往企业担忧的繁琐流程如今正变得简单。
该局建立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针对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服务天津异乡好居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程中,专班人员发现企业因品牌升级需变更名称但存在子公司关联性问题,立即启动“打包服务”机制,同步指导母公司及辖区子公司准备变更登记材料,协调解决字号核准等关键环节,最终帮助企业顺利更名为“天津异乡好居股份有限公司”,助力其在行业内叫响品牌。
为让标准服务提质增效,营商环境再升级,红桥区市场监管局要求窗口服务人员明晰权责,细化窗口服务标准,优化审批流程,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做到有求必应、马上就办。推行“容缺受理”服务机制,对非关键性材料缺失的登记事项,在不影响审批真实性的前提下实行“先受理后补正”。2025年以来,红桥区新设立各类经营主体2987户,同比增长17.46%,其中京冀企业占比显著提升,京津冀同城商务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红桥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落实“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围绕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目标,通过深化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协作机制,进一步探索电子证照跨省互认等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