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已有20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既有主动权益类基金,亦有指数基金,显示出资金对于港股市场的高关注度。从投资方向看,主要涵盖创新药、云计算、消费、汽车等多个细分领域。在机构人士看来,当前港股市场绝大多数行业的盈利预期保持平稳,在全球权益市场中估值性价比凸显,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5月20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旗下产品富兰克林国海港股通核心增益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申请材料获证监会接收。此前的5月19日,还有4只港股主题基金集中上报,包括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汇添富港股通科技精选混合基金、嘉实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基金和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基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2日记者发稿时,5月以来已有20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从投资范围来看,重点覆盖港股科技、红利、汽车、医药等领域。
与此同时,当前市场还有多只港股主题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如工银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ETF联接基金、华安港股通恒生ETF、中银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富国恒指ETF、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富国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东方红港股通价值优选混合基金等。
5月以来,港股市场回暖显著。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月内分别上涨7.72%、5.01%、7.24%。在此背景下,大量资金借助存量ETF进入港股市场。截至5月21日,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额已超6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的申购额均在3亿元以上。
“从港股行业表现来看,多数行业的价格和估值水平已较4月初完全修复。信息技术和半导体等前期引领科技结构性行情的景气成长板块,尽管此前经历了较大幅度回调,但目前已接近全面修复。”交银国际表示,内需驱动型的家电、运动鞋服、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以及公用事业、原材料等高股息防御性板块,已突破前期高点。企业盈利预期整体受国际因素影响相对有限,少数周期性板块出现小幅下修,绝大多数行业的盈利预期保持平稳。
实际上,从基金持仓情况看,港股已成为公募的重要配置方向。据东吴证券测算,截至一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港股市值约为4655亿元,仓位达13.3%,环比提升2.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在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占3只,腾讯控股首次超越宁德时代,成为主动偏股型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在华安基金看来,港股市场经历前期估值收缩后,在全球权益市场中估值性价比凸显。当前看好港股市场的三类资产:一是受益于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港股互联网科技板块;二是受益于扩内需、稳消费政策的港股消费板块;三是低估值、高股息的金融板块。
浙商国际表示,看好港股行业相对景气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车、消费、电子、科技等;业绩和股价走势稳健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基本面相对独立且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等。
中泰国际也表示,当前港股的估值已经大幅修复,估值反映出当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得到短期有效缓解。策略上建议保持“防守反击”思路,关注政策定力与产业突围的交集,可聚焦防御主线和政策催化,如电讯、公用事业、能源等高股息防御板块,受惠政策支持和电商“618”节庆提振的相关消费板块(家电、服务消费、国货“新消费”),以及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半导体设备、AI算力等技术突破方向。
(记者罗逸姝采写)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